秦皮

拼音:qinpi

秦皮图片


秦皮

别名:岑皮、硶皮、蜡树皮、苦榴皮、秦白皮

性味:味苦涩,性微寒。

归经:归胆、肝经。

明目 清肝 清热 收涩 燥湿 止痢

秦皮功效与作用

可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

用于目赤肿痛、湿热痢疾、肺热咳嗽、目生翳障等症。

秦皮图片

秦皮图片

秦皮图片

秦皮图片

秦皮图片


秦皮主治

用于热毒下痢、湿热泄泻、湿热带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及肺热咳喘等症。细菌性痢疾、肠炎、结膜炎、睑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常配伍用之。


秦皮现代药理研究

1.秦皮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秦皮有抗炎作用。
3.秦皮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4.秦皮有镇静、抗惊厥和镇痛作用。
5.秦皮有利尿及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6.秦皮对血液循环有作用。有抗血凝、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并可使兔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7.秦皮有抑制肠蠕动作用。8.秦皮还有抗肿瘤、抗过敏、防紫外线作用。


秦皮成分

苦枥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等香豆精类及鞣质,尖叶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秦皮苷等,宿柱白蜡树树皮含七叶苷、秦皮苷、宿柱白蜡苷等。现代药理研究,秦皮有抗菌、抗炎、镇静、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还有利尿、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


秦皮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6~10g,水煎服。1、煎服秦皮10g,用水煎,加少量砂糖,趁温服下。治疗腹泻。2、煎服秦皮、黄柏、大黄各8g,茵陈、蒲公英各30g。水煎去渣,趁温服下,治急性肝炎。3、煎服秦皮30g,水煎去渣,取汁液敷于患处,两三天清洗一次即可。

秦皮禁忌

①长期使用,可见尿频、尿急等症状。

②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


秦皮选方

1、治热痢下重:秦皮、黄柏各12g,黄连6g,白头翁15g。水煎,去渣,温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

2、治麦粒肿、大便干燥:秦皮15g,大黄110g。水煎服。孕妇忌服。

3、治女性赤白带下、血崩不止:秦皮150g,丹皮100g,当归50g。味中药酒洗,炒研为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服10丸,白汤送服。


秦皮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主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治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久服皮肤光泽,肥大,有子。


《日华子本草》:洗肝、益精、明目、小儿热惊、皮肤风痹,退热。


《药性赋》: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风寒邪合湿成痹,青白色幻翳遮睛;女子崩中带下,小儿风热惊痫。


《本草纲目》:秦皮,色青气寒,味苦性涩,乃厥阴肝,少阳胆药也。故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益精有子,取其涩所补也。故《老子》云:天道贵涩。此药乃惊痫崩痢所宜,而人止知治目一节,良为可惋。


《本草蒙筌》:味苦、气寒。沉也,阴也。无毒。专眼科,去肝中久热。煎汁澄净,点洗无时。白膜遮明,视物不见者旋效;赤肿作痛,流泪无休者殊功。益男子精衰,止妇人带下。小儿发热痫搐,亦可作汤浴身。风寒湿痹兼驱,热痢后重且却。《经》云:以苦坚之,故用白头翁、黄柏、秦皮之苦剂也。久服发黑,亦使身轻。


秦皮药用部位

木樨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及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秦皮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