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风珠

拼音:dadingfengzhu



组成


生白芍

18克

阿胶

9克

龟板

12克(生)

地黄

18克(干)

麻仁

6克

五味子

6克

牡蛎

12克(生)

麦冬

18克

炙甘草

12克

鸡子黄

2个

鳖甲

12克(生)


功效与作用


滋阴熄风。

主治


阴虚风动证。症见温病后期,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


用量用法


水煎去滓,再入鸡子黄搅匀,温服。

方解


本方主证为阴虚风动。本方原治温邪迁延日久,邪热灼伤肝肾,消耗阴精,或误汗、妄攻,重劫阴液,导致真阴大亏所致。温病发展至后期,热邪久羁,阴亏津少,故见舌绛苔少;真阴亏损,阳气无依,故神倦脉虚;肝为风脏,阴液耗伤,水不涵木,筋失濡养,阴不潜阳,虚风内动,故手足瘈疭。当此真阴欲竭之际,治宜以味厚滋补之药,填真阴以救脱,养阴血以熄风。方中鸡子黄味甘入脾,为血肉有情之品,镇定中焦,滋阴潜阳,养血熄风,上通心气,下达肾气。阿胶亦属血肉有情之品,为滋阴补血之要药。鸡子黄与阿胶相配能滋阴熄风,合而为主药。白芍苦酸微寒,甘草甘平,五味子酸温,三药合用,酸甘化阴,滋阴柔肝,缓急舒筋,使筋脉得濡而不致拘挛瘈疭,其中五味子还可收敛真阴;生地黄养阴生津;麦门冬养阴润肺;火麻仁质润多脂,滋阴润燥。以上六药皆能加强阿胶、鸡子黄养阴之效,故为辅药。复用龟板、鳖甲、牡蛎三种介类药育阴潜阳,重镇熄风,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合用,使真阴复,浮阳潜,则虚风自熄。本方是由《伤寒论》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加白芍、“三甲”(牡蛎、鳖甲、龟板)、五味子、鸡子黄而成。具组方特点是;①因此方所治之证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以“血肉有情之品”(阿胶、鸡子黄)与大队滋阴之药,填补真阴,重在治本,以求阴复而阳潜风熄。②五味子与牡蛎相配,不仅可收敛浮阳有助熄风,更可收敛真阴以防其“时时欲脱之势”。

按语


本方适用于阴虚风动证。临床当以瘈疭神疲,脉气虚弱,舌绛苔少为依据。兼气虚而气短或气喘者,可加人参;阳浮而阴不内守,自汗出者,可加龙骨、浮小麦;兼心气虚而见心悸者,可加茯神、人参、小麦。本方为治疗虚风内动之方剂,故阴液虽虚,火热尚盛者不宜使用。

附方


小定风珠(《温病条辨》),由鸡子黄、阿胶、生龟板、淡菜、童便构成。功能熄风滋阴。主治温邪久羁下焦,烁肝液为厥,扰冲脉为哕,脉细弦。


方源


《温病条辨》

标签: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