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特殊煎药法 《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其煎药方法除了常见的先煎、后下、烊化、对服之外,还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这些特殊的煎药方法广大中医师在处方医嘱时常常被忽略,而影响到中医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2021-08-31
“浙派中医”中的伤寒学派 “浙派中医”中的伤寒学派,以《伤寒论》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经历了孕育、成长、兴盛几个发展阶段,大大提高了中医学的临证水平,其发展史是浙江中医学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09-20
用中药就要遵循中医思维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条主要是讲太阳病表证的治疗一误再误,不仅病证不愈,而且病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阳入阴,或损及脏腑,桂枝证已经不存在了,就不可再用桂枝汤来解表了。 2021-09-29
从《伤寒论·序》说中医修为 “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是对“大医精诚”的最好诠释。“菩萨心肠,儿女性情”,这是作为一名中医的“诚”,也就是德,这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英雄肝胆,神仙手眼”的“精”,这是“术”。 2021-09-29
中医医德的渊源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品质和职业传统习惯,是以善恶标准评价医务人员品质和依靠社会舆论、内在信念、传统习惯来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2021-09-30
《宋本伤寒论》中“蘖” 赵开美所刻《仲景全书》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本覆刻,是《伤寒论》卷第五辨阳明病子目第四十三方:“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刘渡舟教授《伤寒论校注》,其中该条文则直接改作“蘗”,底下并未出校语。钱超尘教授认为宋本中“蘖”字误,当作“蘗”。 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