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典籍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该书在记载药物的时候,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下、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主要是一些无毒药,以滋补营养为主。 2021-09-19
牛黄为何又称丑宝 牛黄,又名西黄、犀黄、丑宝,为牛科动物牛的胆襄结石(少数为胆管中的结石),称天然牛黄。由牛胆汁或猪胆汁提取加工而成者称为人工牛黄。牛黄入药治疗疾病,已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本经》中已被列为“上品”药材,认为:牛黄为百草之精华,为世神物,诸药莫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了诸多中医先贤对牛黄的论述,认为:药中至贵,莫复过此。因而牛黄有“百草之精”之称。 2021-10-26
绛珠仙草与人参 参,为五加科多年生中本植物人参的根茎,因其根部很像人形而得名。处方名称因其产地及加工制作的不同,而有野山参、园参、生晒参、高丽参、吉林参、移山参、白人参、红人参等名称。中医认为,人参性味甘、微苦、入脾、肺、心经,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安神之功,常用于气虚欲脱,短气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单用即有效。对脾肺亏虚、心气不足、气血虚弱者,亦常为滋补要药。 2021-10-26
吴茱萸的来历 吴茱萸,又名吴萸、淡吴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将近成熟的果实。中医认为,吴萸辛、苦、热,入脾、胃、肝经,有散寒止痛,疏肝行气,和胃止呕之功,本品能温中散寒而止痛,又善解肝经之郁滞,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呕吐吞酸及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泄泻等,尤以止痛、止呕效果显著。 2021-10-27
狗药趣谈 农历戌年属狗年,狗,在国人看来,从米没有好名声,什么“蜀犬吠日”、“狗急跳墙”、“狗咬耗子——多管闲平”等,千百年来,狗蒙受了不白之冤,这实在显失公允。其实,在中医药海洋中,狗药或带狗的中药为人类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现辑录几则,供大家赏玩。 2021-11-09
乌头的传说 乌头,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生用有毒,入药须制用。乌头有川乌、草乌之分,明代以前多称乌头,自《本草纲目》时始明砌提出:“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卓乌头是也。” 2021-11-11
白头翁的传说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中医认为气本品性味苦、寒,入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适用于热毒或湿热壅盛所致的痢疾。本品苦寒泄降,独归大肠,尤普消除大肠热毒而凉血止痢,为治疗热毒泻痢要药。本品既可单用,也可配成复方使用。 2021-11-11
仙人脚的来历 天麻,又名赤箭、神草、明天麻,为兰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块茎。春季采挖者,名“春麻”,质员较差;冬季茎枯时采挖者,名“冬麻”,质量较好。由于天麻药源紧缺,现已研究出天麻蜜环菌替代天麻,临床观察发现,效果良好。 2021-11-11
车前草的由来 车前草,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的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中医认为,车前草性味甘、寒,入肾、肝、肺经,有利水通淋,利湿止泻,消肝明目,清肺化痰之功,《本经》言其:“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本华纲目》言其:“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药性论》言其:“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