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丁甘仁的联和诗 丁甘仁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乐善好施。对贫苦大众就诊者,常免费就医赠药。他热心于公共福利事业,有时将所得之诊金捐助给医院、学校及慈善机构,办义学,兴养老院、育婴堂。 2021-08-20
孟河医派三百年之继承发扬 文革结束后,为抢救孟河医派宝贵的学术,武进卫生局和孟河医派的弟子张元凯、时雨苍等人,历时五年,总结了费伯雄、费承祖、马培之、巢崇山、巢渭芳、丁甘仁6位医家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1985年编著成《孟河四家医集》出版。 2021-08-23
孟河医派三百年之历史源流 孟河医名起源于明熹宗启年间,在朝为官的费尚有(1572—1662)五十岁时,为逃避以太监魏忠贤为首的东林党的迫害,辞官还乡,举家离开镇江,迁居孟河,抱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儒家思想,为自令计,遂隐于岐黄,以医世其家,开创了孟河费氏的医人生涯。 2021-08-23
从文化视角看中医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是自清末以来逐渐形成的肇始于江苏孟河一带的中医流派,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他们所培育的门人桃李天下,学术传承至今未衰。 2021-09-19
孟河医派传人王道平膏方学术特色 孟河医派传人王道平(1896—1971年),江苏省武进前黄漳湟村人。18岁师从孟河医派马培之的弟子钱厚甫,尽得真传。抗日战争前在沪开业,抗战胜利回到武进前黄行医,名噪乡里,先后带徒70余人。 2021-09-20
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流派,其形成背景可追溯至汉魏时期葛洪等人于附近茅山地区的道教活动,后历经两晋、南朝、隋、唐、宋、元朝代更迭,虽世道陵替,而薪火不绝,陶弘景、许叔微、王肯堂诸人皆为其中佼佼之辈。 2021-09-20
申春悌:追“孟”路上永葆赤子情怀 申春悌,1972年进入江苏新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学习,毕业后进入常州市中医院工作。1991年拜孟河医派传人徐迪华为师,成为孟河医派第五代传承人。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