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活人之书”为何失传 华佗送给狱卒的书,如果不是《汤液经》,也一定是和《辅行诀》一样,它在卷首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三皇的圣象,一看就像道教的经典,或者像图谶之类的禁书。因此,狱卒畏法,不敢接受。 2021-10-09
医圣药王:中医药行业的精神领袖 在几千年的医学发展史上,出现过很多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等,而被尊为圣人的张仲景和孙思邈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2021-10-13
三月茵陈洽黄痨 茵陈蒿,又称茵陈、绵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每年春季幼苗高约三寸左右时采收,入药以质嫩、绵软、灰绿色、香气浓者为佳。中医认为,茵陈性味苦、微寒,入脾、胃、肝、胆经,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利胆退黄要药。 2021-10-26
曹操医事四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曹操脍炙人口的一首言志诗。诗中不仅展现了曹操垂暮之年那种积极进取、壮志不衰的雄风和豪迈超脱的胸襟,也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养生学思想。 2021-10-27
中医的雅称与佳话 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肛的文化底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曾流传下了许多雅称和佳话。这些带有时代印记和传奇色彩的雅称与佳话,于百年来一宜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2021-10-28
打老儿丸的来历 至汉代,名医华佗却嫌该药尚有缺陷,便在原来配方的基础上增减了几味药物,突出了该药壮阳滋阴的作用,并改名叫“仙姑打老儿丸”。“仙姑打老儿丸”经华佗调理,其名声和作用更是不同凡响。不久,它便进了宫廷,成为皇帝和皇亲国戚们的专用药品。 2021-11-10
乌鸡白凤丸的来历 华佗把此汤命名为“九户鸡汤”,记在《行囊经》里。后来,华佗这部医书失传了,无从考证。不过,常可在民间见到一种用乌鸡配合其他一些滋补药品制成的丸药,专治妇女病,此丸药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乌鸡白凤丸”。 2021-11-10
乌头的传说 乌头,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生用有毒,入药须制用。乌头有川乌、草乌之分,明代以前多称乌头,自《本草纲目》时始明砌提出:“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卓乌头是也。” 2021-11-11
白芍的故事 白芍,又名杭白芍、白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中医认为,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入肝,脾经,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降阴之功,适用于阴血亏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自汗盗汗,胁肋疼痛,头目眩晕等。 2021-11-11
蒙汗药与曼陀罗花 曼陀罗是茄科的一种有毒植物,夏秋开漏斗状白花,名山茄花,又称洋金花。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述道:“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入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饮食,使人醉闷,则挈箧而趋。”可见,用曼陀罗花制蒙汗药,由来久远。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