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巧用治肺痨 传说,以前松潘地区有一贫妇李氏,身染肺痨(肺结核),连孕三胎,均坠下死婴。丈夫与公婆唯恐断了门庭香火,终日惶惶不安。一巫婆闻说,便上门妄称有安胎神术。公婆大喜,遂将其迎入家中。巫婆装神弄鬼一通后,说:... 2021-10-29
清补良药太子参 太子参乃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盛夏采挖入药质量最佳。中医认为,其性味甘而微苦,功擅补气生津,健脾养胃,尤以清补、平补而见长,可治疗阴虚、津伤引起的食少倦怠、咳嗽痰少、心悸不眠等病症,对炎夏气津两伤以及久病体弱、慢性病患者更为适宜。 2021-10-29
妙画一卷成良医 因为思念亲人而抑郁成疾是常有的事儿。这样的疾病,最初都是心理、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因素,也即是心理疾病。针对这样的疾病,一般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对应的疗法。 2021-11-01
鹿茸煮汤强身健体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以外皮平滑、呈红棕色或棕色、上部毛密柔顺、布有红黄色或棕黄色茸毛、横切面黄白色、有蜂窝状、细孔明显、气微腥、味咸为佳。别名异名有花鹿茸(黄毛茸),马鹿茸(青毛茸)。有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功效,用于肾虚、头晕、耳聋、目暗等症。 2021-11-01
梧桐叶治病又致富 梧桐叶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侄子叶小三,大手大脚把他父母留下的家产给折腾光后,只好到叔叔叶天士家里借钱度日。叶天士心想必须让他能够自立起来。想到这里,叶天士说:“小三呀,这几两银子你先拿去用着。不过我也不是... 2021-11-01
茯苓的传说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其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2021-11-01
石斛的来历 黄草功效神奇被人叫为“救命草”“神仙草”,后被列为贡品。达官贵人需要就得以十斛粮食换得一把。随着岁月流转,这草就被人们叫为“石斛”。石斛为兰科植物,有生津养胃,清热养阴之功,常常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 2021-11-01
名医治病的妙招 名医治病有妙招!名医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从医之人,他们行方智圆,常能在各种困难中曲尽人情,随机应变,将本难措手之疾变通治疗,确非寻常医辈所及。一、巧借锯屑治痼疾郑钦安(1824年~1901年),蜀中名医,善用附子、... 2021-11-01
绞股蓝何时入药 绞股蓝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钙、铁、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绞股蓝不但有消除疲劳、增强食欲、镇静催眠、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同时在预防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哮喘、传染性肝炎、偏头痛等疾病方面,也有显著作用。作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其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2021-11-01
常吃龙眼强身健体 龙眼是我国南方名贵特产,营养丰富,果肉含维生素C、维生素K、粗蛋白以及无机盐类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以龙眼鲜果烘焙成桂圆干,具有补心益牌、养血安神之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贫血痿黄、产后血亏等症。但患有外感实邪、痰饮胀满者勿食龙眼肉,孕妇也要忌服,容易引起流产。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