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mu
别名:苏枋、苏方、赤木、红柴、红苏木、落文树、苏方木、棕木
性味:味甘、咸、微辛,性平。
归经:归心、肝经、脾经。
化瘀 活血 理气 调经 通络 消肿 行血 止痛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
用法用量:3~9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理气,行血通经,理气通络。
苏木图片
苏木图片
苏木图片
苏木图片
苏木图片
主治经瘀血腹刺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吐血,慢性肠炎,黄疸型肝炎,痢疾,贫血,尿路感染,刀伤出血,外伤肿痛,胸腹刺痛等症。
1.巴西苏木素具有抗炎作用。
2.苏木能增冠脉流量,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3.实验证明,巴西苏木素与苏木精均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4.苏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主含巴西苏木酚、查尔酮类、原苏木素、原苏木素苷元及高异黄酮类衍生物。能增强冠脉血流量、促进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尚具镇静、催眠、抗肿瘤、抗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苏木煎剂有镇静、催眠作用,并能对抗士的宁和可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煎液和浸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苏木还有消炎、抗癌等作用。
血虚无瘀者不宜,孕妇忌服。
血虚腹痛者不宜用。
大便不实者禁用。
忌铁。
月经过多者不宜用。儿童慎用。
①本品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超量用药可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嗜睡、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②血虚无瘀及大便稀溏者不宜用。
1、治皮肤刀伤:苏木、蚕茧各适量。研为细末,涂抹于患处,外用蚕茧包裹。每日换药1次。
2、治跌打损伤:苏木30g,白酒2000ml。酒煎去渣,取汁。分成3份,早、中、晚各1服。
3、治产后血瘀、腹闷、气喘:苏木10g,炙荷叶、芍药、鳖甲各5g,桂皮3g,大米50g。将中药水煎,去渣,取汁。将大米放入药汁中煮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
4、治女性血滞经闭、烦热疼痛
苏木60g,硇砂15g,川太黄30g。先煎苏木,去渣,取汁,入硇砂和川大黄,同熬成膏。每日半茶匙,温酒送服。
5、治破伤风:苏木、白酒各适量。研成细末。每服9克,温酒送服。
《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药性赋》:味甘、咸,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二:破疮疡死血,非此无功;除产后败血,有此立验。
《本草纲目》:苏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本草蒙筌》:味甘、咸,气平。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入药惟取中心,煎酒专行积血。女科资通月水,产后败血立除。外科仗散肿痈,跌扑死血即逐。同防风散表里风气,调乳香治口噤风邪。
《景岳全书》:味微甘微辛,性温平,可升可降,乃三阴经血分药也。少用则和血活血,多用则行血破血。主妇人月经不调,心腹作痛,血癖气壅。凡产后血瘀,胀闷势危者,宜用五两,水煮浓汁服之。亦消痈肿死血,排脓止痛,及打扑瘀血,可敷。若治破伤风,宜为末酒服,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