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拼音:shuizhi

水蛭图片


水蛭

别名:蚂蟥、蛭蝚、至掌、虮、蚑、马蜞、马蛭、房旭

性味:味咸、苦,性平;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

活血 散瘀 通经 止痛

水蛭功效与作用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用于血瘀经闭,癥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1~3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止痛,活血通经,散瘀消瘕。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1.破血通经,逐瘀消癥(血滞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刺痛证)用治瘀血蓄积,经闭腹痛,癥瘕积聚等证,常与虻虫、三棱等同用,如抵当汤;若兼体虚,可配伍人参、当归等补益气血药同用,如化癥回生丹。取其破血逐瘀之功,也可与苏木、自然铜等药配伍,以用治跌打损伤之瘀痛;若用治瘀血内阻之心腹刺痛,则配以大黄、牵牛子等同用。本品为破血逐瘀之峻药。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2.其他活水蛭外用能吸血消肿,用治痈肿、丹毒等证。


水蛭主治

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产后腹痛、恶露不尽、蓄血证、跌扑损伤、中风偏瘫等。现代用于治疗冠心病、肺心病、高脂血症、脑血栓、脑出血及烦内血肿、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肝硬化、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周围血管疾病等。水蛭生品有毒,以破血逐瘀为主。滑石粉炒后可降低毒性。


水蛭现代药理研究

1.新鲜水蛭唾液腺中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均有抗凝血作用。
2.水蛭素、7 %水蛭醇提取物均有抗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
3.水蛭乙醇提取物可使脑血肿及皮下血肿减轻。
4.水蛭还可降血脂。
5.蚂蝗4 %浓缩浸膏对各期妊娠均有终止作用。
6.水蛭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7.水蛭对热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水蛭成分

主含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及多种矿物质。具有抗凝、抗炎、镇痛作用,能明显抑制离体回肠运动。

现代药理研究,水蛭有抗凝血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作用,具有抗早孕作用。


水蛭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1.5~3g;可煎服,或研末服,0.3~0.5g。

水蛭禁忌

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内脏广泛出血,见恶心、呕吐、子宫出血、胃肠出血、剧烈腹痛、血尿、昏迷等。妊娠期妇女服用可引起堕胎。

体弱血虚,无瘀血停聚及孕妇忌服。

畏石灰、盐。

体弱血虚、无瘀血停滞者禁用。

肺结核患者、溃疡患者禁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儿童忌用。

本品必须炮制后入药。

不宜超量用药。

不宜与西药中的抗凝药物合用。


水蛭选方

1、治伤骨损折疼痛:水蛭、白绵、没药、乳香各等分,血余炭适量。将以上5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0.3~1.5g,温酒送服。

2、治背部痈肿:活水蛭数条。水蛭放于痈肿处,令其吸出毒血。

3、治产后恶露、脐腹作痛:水姪、虻虫、桃仁各15g,熟地黄10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温酒送服。

4、治女性血瘀经闭:水蛭3g,虻虫5g,桃仁15g,大黄9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5、治跌打损伤、内损瘀血、必腹疼痛、大便不通:水蛭15g,大黄、黑牵牛子各30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9g,热酒送服。脏腑转下恶血,成块或成片,恶血尽即愈。


水蛭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有毒。主堕胎。


《日华子本草》:破症结。


《本草纲目》:楚惠王食寒菹得蛭,蛭乃食血之虫,楚王殆有积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


《本草蒙筌》:水蛭即马蝗蜞,味咸、苦,气平、微寒。有毒。炒者能去积瘀坚瘕,立方抵当。仲景伤寒方有抵当汤、抵当丸。治折伤利水道,通月信堕妊娠。加麝香酒调,下蓄血神效。盖苦走血,咸胜血故尔。


《景岳全书》:味咸苦,性微寒,有毒。能逐恶血瘀血,破血癥积聚,通经闭,和水道,堕胎。咂赤白游疹,痈疽肿毒,及折伤跌扑,瘀血不散。


《本经逢原》: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攻一切恶血坚积。《本经》言无子,是言因血瘕积聚而无子也。《别录》云堕胎,性劣可知。昔人饮水,误食水蛭,腹痛面黄,饮泥浆水数碗乃得下。盖蛭性喜泥,得土气随出。或用牛羊熟血,同猪脂饮亦下。或以梅浆水多饮,则蛭溶化而出也。


水蛭药用部位

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体长,圆筒形,两端较窄,身长2?3厘米,宽约2?3毫米。背部暗绿色,有5条黄色纵线,腹面灰绿色,体节由5环组成。眼10个,排成弧形,腭齿发达。身体各节均有排泄孔,开口于腹侧.前后有吸力很强的吸盘。夏秋捕捞,放锅内焙干,或用线穿起置阳光下晒干。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活于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中。

水蛭选购保存

以条粗、黑棕色、断面有光泽、身干、体大、无杂质为佳。

水蛭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