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

拼音:xingsusan



组成


苏叶

9克

杏仁

9克

半夏

6克

茯苓

9克

橘皮

4.5克

前胡

6克

苦桔梗

3克

枳壳

45克

甘草

3克

生姜

3片

大枣

3枚(去核)


功效与作用


轻宣凉燥,宣肺化痰。

主治


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苔白。


用量用法


原方未著用法。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解


本方中杏仁苦温而润,利于宣肺止咳化痰,《本经》谓其“主咳逆上气”,苏叶辛温,开宣肺气,解肌发表,使凉燥从表而解,二味合为主药;前胡苦辛微寒,疏风降气化痰,助杏、苏轻宣达表化痰,枳壳苦微寒,桔梗苦辛平,一升一降,助杏仁以宣肺气,合为辅药;橘皮、半夏、茯苓理气化痰,甘草合桔梗宣肺怯痰,共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配伍,共收发表宣化之功,以使表解痰化,肺畅气调。本方乃苦温甘辛之法,正合 《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的理论。由此观之,凉燥之病,实乃秋令“小寒”为患,与寒邪所不同者,受邪较轻,且易于伤津化热耳。

按语


本方是治疗凉燥证的代表方剂,对秋季燥气流行所患的伤风咳嗽最为适合。《温病条辨》载其加减法:“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透微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苏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痰稀,辨证属凉燥伤肺,痰湿内阻者,可根据情况,加减应用。

方源


《温病条辨》

标签: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