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

拼音:wujiapi

五加皮图片


五加皮

别名:南五加、川加皮、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补肝肾 化瘀 活血 祛风 祛风湿 壮筋骨

五加皮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祛风湿,壮筋骨,补肝肾,活血去瘀。

 1.祛除风湿,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风湿痹证)用治风湿痹痛而肝肾亏损,筋骨痿软等,常与杜仲、牛膝等配伍为用。为用治痿弱之要药,对体虚乏力者用之尤宜,可单用浸酒服,为强壮性祛风湿药,如五加皮酒。若小儿行迟,则多与龟版、牛膝等同用。

 2.利水消肿(水肿,脚气)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每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如五皮散。用治脚气肿痛,可与木瓜、吴茱萸等同用。

五加皮图片

五加皮图片


五加皮主治

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腰膝酸软、行走无力、小儿行迟、体虚乏力、阳痿及水肿、脚气等。临床常用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阴囊湿疹、外伤骨折等。


五加皮现代药理研究

1.五加皮醇提物具有抗炎作用。
2.五加皮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细柱五加的总皂甙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并能提高血清抗体滴度。南五加皮还具有抗排异作用。
3.南五加皮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
4.南五加皮总糖甙具有抗疲劳作用。
5.南五加皮对消炎痛型、幽门结扎型、无水乙醇型大鼠胃溃疡模型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南五加皮具有抗肝损伤作用。
6.红毛五加皮具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及降压的作用。藤五加皮具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7.细柱五加皮有降血糖的作用;南五加皮具有抗肿瘤及止血作用。


五加皮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五加皮有抗炎、镇痛、抗疲劳、抗应激(抗高温、抗低温、抗缺氧)、抗放射损伤、抗实验性高血糖、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并能兴奋性腺、肾上腺,不同程度促进雄性大鼠的睾丸前列腺及精囊湿重,还有抗利尿、抗肿瘤、祛痰镇咳及抑菌作用。


五加皮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4~9g,水煎服或泡酒服。

五加皮禁忌

阴虚火旺者、口苦口渴慎服。

五加皮畏蛇皮、玄参,故不宜一同使用。

孕妇、儿童慎用。

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头痛、眼花、视物不清,严重者可致双目失明、颜面及四肢麻木、下肢发凉、咽喉不适、言语不清、纳呆、便结等反应。


五加皮选方

1、治水肿小便不利:五加皮、陈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各8g,混合水煎去渣,温水送服。每日一次。

2、治皮肤、阴部湿痒:将适量五加皮水煎去渣,取汁液,用药汁清洗患处。可治皮肤瘙痒。

3、治腰痛:五加皮、杜仲各等分。将以上2味中药研成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温酒送服。

方一: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五加皮100g,松节50g,豨莶草60g,白酒2500ml。同浸泡7日后,每次饮用30~50ml。

方二:治疗肾虚或劳损腰痛

五加皮100g,地骨皮120g,杜仲90g(炒),蜂蜜300g。将前3味烘干,研细末,炼蜜(熬至滴水成珠)为丸,早、晚用米酒送服950

方三:治存脚气疼痛

五加皮30g,土牛膝1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四:治疗风湿骨痛

五加皮、木瓜、松节各30g,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

方五:治疗风湿痹痛

五加皮100g,猪蹄1只,黄酒500ml,同煮至熟烂服食。

方六:治疗气虚水肿

五加皮12g,黄芪30g。水煎服。

方七:治疗风湿腰痛

五加皮60g,猪尾1条。水煎服。

方八:治疗风湿性膝、踝关节痛

五加皮30g,络石藤15g,牛膝10g,猪蹄1只。用上药炖猪蹄,吃猪蹄,喝汤。

方九:治陈伤腰痛

五加皮60g,桃树细枝20g,杨梅根皮30g,母鸡1只。将母鸡去毛及内脏,纳前3味入鸡腹内,加水炖烂,食鸡喝汤。


五加皮日常食用用法

五加皮酒

材料:五加皮、当归、牛膝各60g,糯米1000g,酒曲适量

做法:1、将三味药材洗净,加水以大火煮15分钟。

2、之后转小火煎取浓郁的药汁,在加入糯米、酒曲酿酒即可。

养身功效:祛风湿, 痹痛,补肝肾,益气血。适用于关节炎属风湿痹阻、肝肾亏虚、筋骨痿软、腰膝酸痛、体倦乏力等 。


五加皮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治,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日华子本草》: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


《本草纲目》:五加治风湿痿痹,壮筋骨,其功良深。仙家所述,虽若过情,盖奖辞多溢,亦常理尔。亦可煮酒饮,加远志为使更良。五纶《医论》云:风病饮酒能生痰火,惟五加一味浸酒,日饮数杯,最有益。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微寒。无毒。畏蛇蜕人参,宜远志为使。堪用酿酒,任研为丸。逐多年瘀血在皮筋中,驱常痛风痹缠脚膝里。坚筋骨健步,强志意益精。去女人阴痒难当,扶男子阳痿不举。小便遗沥可止,阴蚀疽疮能除。叶采作蔬食,散风疹于一身;根茎煎酒尝,治风痹于四末。谟按:五加之名据义甚大,盖天有五车之星精也。青精入茎,则有东方之液;白气入节,则有西方之津;赤气入花,则有南方之光;玄精入根,则有北方之饴;黄烟入皮,则有戊巳之灵。五神镇生,相转育成。


《景岳全书》:味辛,性温。除风湿,行血脉,壮筋骨,明目下气。治骨节四肢拘挛,两脚痹痛,风弱五缓,阴痿囊湿,疝气腹痛,小便遗沥,女人阴痒。凡诸浸酒药,惟五加皮与酒相合,大能益人,且味美也。仙家重此,谓久服可以长生,故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银满车。虽未必然,然亦必有可贵者。


《本草备要》:宣,祛风湿;补,壮筋骨。辛顺气而化痰,苦坚骨而益精,温祛风而胜湿。逐肌肤之瘀血,疗筋肾之拘挛。肾得其养,则妄水去而骨壮;肝得其养,则邪风去而筋强。治五缓虚羸,五脏筋脉缓纵。


《本草崇原》:五加皮色备五行,花叶五出,乃五车星之精也,为修养家长生不老之药。主治心腹疝气,乃心病而为少腹有形之疝也。黄帝问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者是也。腹痛,乃脾病而致腹痛也。益气,乃肺病气虚,五加皮能益其气也。疗躄,乃肝病筋虚,五加皮能强筋疗躄也。小儿五岁不能行,乃肾病骨虚,五加皮补肾坚骨,故治小儿五岁不能行。治疽疮者,诸疮痛痒,皆属心火。五加皮助精水上滋,而能济其火也。治阴蚀者,虫乃阴类,阳虚则生,五加皮能益君火,而下济其阴也。夫五加皮、女贞实,咸禀五运之气化,女贞皆言养正,五加皆言治病,须知养正则病自除,治病则正自养。


五加皮药用部位

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落叶灌木,高可达2?3米。茎直立或攀援,有明显皮孔,有刺或无刺,刺通常生于叶柄的基部,先端向下弯呈钩状。叶互生或簇生,具长柄,掌状复叶,小叶5片,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上半部有锯齿,顶端尖锐。花黄绿色,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或生于短枝上。浆果球形,紫黑色。秋、冬采根皮,晒干。分布于陕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及长江中下游各省、自治区。生于山坡上或丛林中。

五加皮选购保存

外表呈不规则厚片,以粗长、质地轻且脆、富含香气、无木心者为佳。保存时应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霉、防蛀。

五加皮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