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

拼音:caodoukou

草豆蔻图片


草豆蔻

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偶子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归经:归胃、脾经。

健脾 行气 养胃 止呕

草豆蔻功效与作用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3~6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草豆蔻图片

 

行气,燥湿健脾,养胃止呕。

草豆蔻图片

草豆蔻图片

草豆蔻图片

草豆蔻图片

草豆蔻图片


草豆蔻主治

用于寒湿内阻、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胀满冷痛、不思饮食、呕吐、泻痢、胸膈不利、痰饮呕逆、疟疾、霍乱、口臭、脚气等。临床常用于急性或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疟疾、肾炎、剥脱性皮炎、慢性盆腔炎等。


草豆蔻现代药理研究

草豆蔻1%浸出液可使胃蛋白酶的活力显著升高。


草豆蔻成分

主含挥发油成分,如桉油精、蛇麻烯、樟脑等;尚含黄酮类成分,如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等;以及梢木酮、皂苷等。具有促消化、止吐、抑制幽门螺杆菌,调节胃肠功能,以及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等作用。

现代研究,10%草豆蔻浸出液对三通巴甫洛夫小胃狗的总酸排出量无明显影响,但是可使胃蛋白酶的活力显著升高。


草豆蔻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2~6g,水煎服(后下)。

草豆蔻禁忌

因其性温燥,用之不当会出现口渴等不良反应。

阴血亏虚、津液不足、因火热而引起的胃脘痛、里急后重、腹胀满者忌用。

孕妇、儿童不宜用。

不宜超量、久服。


草豆蔻选方

治急性泄泻:陈皮、半夏、木香、草豆蔻、甘草各6g,苍术、厚朴、枳实各10g,炒莱菔子、炒山楂、炒神曲、茯苓各30g,羌活、桂枝、防风各12g,黄连3g。水煎,去渣,温服。


草豆蔻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本草纲目》:草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阳、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脑损目。或云: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治瘴疬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阳也,无毒。入剂剥壳取子,行经惟胃与脾,去膈下寒,止霍乱吐逆;驱脐上痛,逐客忤邪伤。酒毒尤消,口臭即解。


《本草备要》:一名草果,燥湿,祛寒,除痰,截疟。辛热香散。暖胃健脾,破气开郁,燥湿祛寒,除痰化食。治瘴疠寒疟,佐常山能截疟,或与知母同用,取其一阴一阳,治寒热瘴疟。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寒客胃痛,散滞气,利膈痰。因滞因寒者多效。霍乱泻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解口臭气,酒毒鱼肉毒。故食料用之。过剂助脾热,耗气损目。忌铁。


草豆蔻药用部位

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草豆蔻选购保存

以个大、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草豆蔻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