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aizhi
别名:香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泽芬、芳香、白臣、兴安白芷、香棒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胃经。
体质:痰湿体质
拔脓 解表 祛风 散寒 通鼻窍 消肿 燥湿 止带 止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散寒,止痛,止带,通鼻窍,祛风燥湿,消肿拔脓。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1.祛风止痛(头痛、牙痛) 用治头痛、眉棱骨痛,证属风寒者单用有效,如都梁丸;亦可配合川芎等,如川芎茶调散。本品有“阳明引经药”之称,对于前额、眉棱骨疼痛以及牙龈肿痛者,则经常使用。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2.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头痛或伴有鼻塞、流涕等症,常与羌活、细辛等配伍应用,如九味羌活汤。本品温散,发散风寒之力较为温和。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3.宣通鼻窍(鼻塞不通) 用治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等,为用治鼻渊之要药,可配以苍耳子、辛夷花等。其芳香以通窍,为用治头面诸疾之常用药物。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4.活血排脓(疮疡) 用治疮疡肿痛,可配以金银花、穿山甲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若属乳痈初起,可配伍蒲公英、瓜蒌等同用。白芷具有促使痈疡消散或溃破的作用。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5.燥湿止带(带下) 用治寒湿白带证,常配以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者,可配伍黄柏、车前子等同用。因本品芳香温燥,具有除湿的功用,但以用治寒湿带下证常用。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6.其他本品还具有解蛇毒或止痒的作用,可用治毒蛇咬伤及皮肤风湿瘙痒症。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7.散风、祛寒、燥湿和止痛
白芷含有当归素、白当归素、氧化前胡素、珊瑚菜素及一种类当归酸的有机酸等成分,有散风、祛寒、燥湿和止痛的作用。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8.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白芷图片
白芷图片
白芷图片
白芷图片
白芷图片
主治头痛、鼻塞、牙痛、寒湿腹痛、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神经性头痛、鼻炎、阴道炎、肠炎等疾病。用于风寒表证及头痛、牙痛、胃脘痛、眉棱骨痛、风湿痹痛等多种疼痛,并可用治湿浊带下,痈肿疮疡、湿盛久泻及皮肤病变。功能性头痛、鼻窦炎、鼻旁窦炎、盆腔炎、白癜风、银屑病、面部色斑、带状疱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美容方、香囊中常用。
1.白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2.白芷有解热镇痛作用。
3.白芷有抗炎、抗菌作用。
4.白芷有降血压作用。
5.白芷有光敏作用,其所含的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可用于治疗白癜风。
6.白芷有活化交感系统激素、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7.白芷有止血作用。
8.白芷对皮肤有一定作用。白芷对豚鼠二硝基氯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抑制作用。白芷-黑光疗法可治疗银屑病
9.白芷可抑制肝药物代谢酶系统,滇白芷有平喘作用。
白芷含有呋喃香豆素、白当归素、白芷醚等成分,主要含挥发油,并含多种香豆素类成分如欧前胡素、白当归素等,另含白芷毒素、花椒毒素、甾醇、硬脂酸等。现代药理研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解痉、抗癌作用,能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作用,抗病原体作用和光敏作用等。
血虚头痛、体质偏热者慎服。
气虚血热、阴虚阳抗者禁服。
①偶见恶心、呕吐、头晕气短、心慌、大汗淋漓、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强直性或间歇性痉挛和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并有死于呼吸中枢麻痹的报道。另可致红斑、水疱、丘疹等接触性皮炎。
②热证、阴虚有热及阴虚阳亢引起的眩晕头痛,胃热呕吐者禁用。崩漏、带下属阴虚血热者不宜用。
③不可超量,久服。
白芷薄荷酒
材料:白芷50g,薄荷50g,白酒500ml
调味料:冰糖适量
做法:将白芷、薄荷切碎,用纱布袋盛装,放入洁净的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去掉药袋,即可饮用。
养身功效:祛风,通窍,解表。适用于感冒鼻塞、鼻窦炎等。
补虚,祛风,止痛川芎白芷羊头汤
羊头肉2000克,川芎40克,白芷40克,姜80克,盐5克。羊头斩开,取出羊脑,再将羊头洗净,斩件,用适量水,加姜,慢火煲2小时;去羊头骨,留汤;川芎,白芷洗净。羊脑放入羊骨熬成的汤水中,慢火煲1小时,放盐调味即成。
川芎白芷鱼头汤
材料:鱼头1个,猪瘦肉500g,川芎 3g,白芷5g,山药5g,枸杞5g,党参5g。功效:具有补充肾精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脾气虚弱、精神萎靡等症。
白芷当归鲤鱼汤
材料:白芷15g,北芪12g,当归、枸杞子各8g,红枣4枚,鲤鱼1条(1~2斤),生姜3片。
功效: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对女性有丰胸健体的功效。适应证:可用于妇女气血不足等症。
白芷粥
材料:白芷10g,大米100g。
做法:白芷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2剂,连续2~3天。
功效:具有祛风解表、宣通鼻窍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鼻塞、头痛、眉棱骨痛等症。
白芷烧兔肉
材料:白15g,兔肉500g,莴苣头300g,调料适量。
功效:具有散风止痛、补中益气、美容驻颜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消渴羸瘦、胃热吐血、便血、肌肤不润等症。
川芎白芷蜜饮一癌痛食疗方
材料:川弯15g,白芷10g,细辛5g,苍耳子10g,蜂蜜30g。
做法:药材水煎取汁,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具有行气通窍、活血止痛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癌症疼痛等症。
白芷枸杞炖鱼头
材料:白芷10g,枸杞子15g,鱼头1个(500g),调料适量。
功效:具有散风止痛、消肿排脓、润肤美容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鼻流脓涕、牙痛、疮疡肿毒、肌肤不润等症。
白芷烧鲈鱼
材料:白芷15g,鲈鱼500g,调料适量。
功效:有泽肤美容、补益脾胃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肌肤不润、风痹、脾胃虚损,面色无华等。
白芷烧蛤蜊肉
材料:白芷15g,蛤蜊肉300g,调料少量。
功效:具有散风止痛、利尿化痰、护肤美容、消肿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瘿瘤,痔疮、消渴、水肿、瘫饮、肌肤不泽等症。
白芷炖墨鱼
材料:白芷5g,墨魚(乌贼肉)300g,调料适量。
功效:具有散风止痛、护肤美容、消肿排脓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血瘀、疮痛、肿毒、圩痛、鼻流脓涕、肌肤不润等症。
白芷炖冬瓜
材料:白芷15g,冬瓜300g,瘦猪肉250g,调料适量。
功效:具有清热利尿、美容泽肤、利水消肿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肌肤不润、水肿、小便不畅、中暑高热、肾炎、慢性胃炎、肥胖等症。
白芷炖海参
材料:白芷15g,海参(水发)300g,调料适量。
功效:具有补肾益精、泽肌润肤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精血亏损、肌肤失养、身体虚弱、阳瘘、遗精、乏力、小便频数、肠燥便秘等症。
白芷炖马蹄
材料:白芷15g,马蹄300g,调料适量。
功效:具有泽肌肤、消肿利尿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肌肤不润、咽喉肿痛、高血压、浮肿、小便不畅等病症。
白芷煮鲜藕
材料:白芷15g,藕300g,调料适量。
功效:具有清热、养血生肌、润泽肌肤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肌肤不健、面色蒌黄等症。
白芷丝瓜汤
材料:白芷15g,丝瓜250g,黑木耳(水发)30g,瘦猪肉50g,调料适量。
功效:具有泽肌肤、美容颜、清热化痰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肌肤不润、面色无华、容颜憔悴、烦渴、喘咳等症。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
《日华子本草》:治目赤努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沥,肠风痔瘘,排脓,疮疖疥癣,止痛,生肌,面疵瘢。
《本草发挥》:洁古云:治足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药也。以四味升麻汤中加之,通行手足阳明经也。
《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辛。气味俱轻,阳也。阳明行经之药。治阳明经头痛在额,及治风通用,去肺经风热,头面皮肤燥痒。
《本草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去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白芷色味辛,行手阳明庚金;性温气厚,行足阳明戊土;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肺者,庚之,戊之子也。故所主病不离三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辛以散之;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又戴元礼亦云:头痛挟热,项生磊块者,服之甚宜。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气味俱轻,升也,阳也。无毒。气甚香窜,又名芳香。恶旋覆,使当归。通行手足阳明二经,又为太阴经之引使也。乃本经头痛中风寒热解利之要药,亦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之仙丹。宜炒黑用。作面脂去面瘢,散目痒止目泪。去肺经风寒,治风通用;疗心腹血痛,止痛多宜。外散乳痈背疮疡,并用调治。与细辛辛夷作料,治久患鼻塞如神。
《景岳全书》:味辛,气温。气厚味轻,升也,阳也。其性温散败毒,逐阳明经风寒邪热,止头痛头风头眩,目痛目痒泪出,散肺经风寒,皮肤斑疹燥痒,治鼻鼽鼻渊,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肠风尿血。其气辛香达表,故治疮疡排脓止痒定痛,托痈疽肺痈瘰疬痔瘘,长肉生肌。炒黑用之,提女人血生用,可作面脂。亦蛇伤砒毒,金疮伤损。
《本草崇原》:白芷臭香色白,气味辛温,禀阳明金土之气化。主治妇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者,《经》云:阳明胃脉,其气下行而主阖。白芷辛温,禀阳明燥金之气下行,则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可治也。治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者,白芷芳香,气胜于味,不但禀阳明燥金之气下行,且禀阳明中土之气上达,故寒热头风侵目泪出可治也。土主肌肉,金主皮肤,白芷得阳明金土之气,故长肌肤。面乃阳明之分部,阳气长,则其颜光,其色鲜,故润泽颜色。白芷色白,作粉如脂,故可作面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