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石

拼音:huaruishi

花蕊石图片


花蕊石

别名:花乳石、白云石

性味:味酸、涩,性平;无毒。

归经:归肝经。

化瘀 理气 明目 止血

花蕊石功效与作用

化瘀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

用法用量:4.5~9g,多研末服。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化瘀,止血,理气,明目。

花蕊石图片

花蕊石图片


花蕊石主治

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胞衣不下、胎死腹中、金疮等。现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出血和肺结核、支气管咯血等。


花蕊石现代药理研究

1.花蕊石粉外用具有迅速止血功能。
2.内服花蕊石后能增加血中钙离子浓度,使血管和淋巴管壁致密,有防止血浆渗出和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还具有收敛、祛瘀等作用。


花蕊石成分

主含钙、镁的碳酸盐,并混有少量铁盐、铅盐及锌、铜、钴等元素以及少量的酸不溶物。内服能增加血中钙离子浓度,有防止血浆渗出和促进血液凝固作用。


花蕊石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8~12g;水煎服,外用,研末撒。

花蕊石禁忌

凡无瘀滞及孕妇忌服。

粉末吞服时偶有胃脘不适感。

儿童慎用。脾胃虚弱或有消化系统疾患者慎用。


花蕊石选方

1、治脚缝出水:花蕊石粉、铅丹各等分。将以上中药搅拌均匀,敷于脚缝处。

2、治目翳:花蕊石(水飞,焙过)、防风、川芎、菊花、附子、牛蒡子各20g,灸甘草12g。将以上7 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2g,茶汤送服。

3、治咯血、吐血、二便下血:煅花蕊石9g,三七6g,血余炭3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分两次冲服。

4、治茧唇:花蕊石、儿茶、鸡内金、血竭各6g,飞丹、乳香、红绒灰、黄连各3g ,冰片0.3g。将前8味中药研成细末,加入冰片,搅拌均匀,涂于患处。不拘时服。


花蕊石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花蕊石,气平,味涩而酸,盖厥阴经血分药也。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悉血化则胎与胞无阻滞之患矣。东垣所谓胞衣不出,涩剂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与此同义。葛可久治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剂局》治诸血及损伤金疮胎产,有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为水,盖此石之功,非寻常草木可比也。治一切失血伤损,内漏目翳。


《本草蒙筌》:颜色仿佛硫黄,黄中间有白点。因名花蕊,最难求真。得之煅研粉霜,治诸血证神效。男子以童便搀半酒和,女人以童便搀半醋调。多服体即疏通,瘀血渐化黄水。诚为劫药,果乃捷方。金疮血流,敷即合口。产后血晕,舐不立安。


《景岳全书》:此药色如硫黄,黄石中间有淡白点,故名也。李时珍曰:此药旧无气味,今尝试其气平,其味涩而酸,盖厥阴经血分药也。其功专于止血,则不必制,但刮末敷之则合,仍不作脓,及治一切损伤失血。又疗妇人恶血血晕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血去而胎胞自落也。


花蕊石药用部位

为变质岩类岩石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

花蕊石选购保存

以块整齐、夹有黄绿色斑纹者为佳。

花蕊石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