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aojiaoci
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归肺、肝经。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用法用量:3~10g。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搜风,拔毒,排脓,消肿,杀虫。
皂角刺图片
皂角刺图片
皂角刺图片
皂角刺图片
主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主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具有抑菌及抗癌作用。
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儿童慎用。
1、小儿重舌:皂角刺烧灰,入冰片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效。
2、疮肿无头:皂角刺、烧灰阴干为末。每服15g,酒调,嚼葵花子三五个,煎药送下。
3、乳痈:皂角刺(半烧带生)25g、真蚌粉15g。上药研细。每服5g,酒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