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拼音:suanzaoren

酸枣仁图片


酸枣仁

养心安神

别名:枣仁、山枣、炒枣核、酸枣核

性味:味甘酸,性平。

归经:归心、肝、胆、脾经。

体质:心肝血虚者

安神 宁心安神 收汗 益肝 镇静 滋阴

酸枣仁功效与作用

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10~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益肝、滋阴、收汗、镇静、生津、宁心安神。

养肝,宁心:用于虚烦不眠、心烦意乱、肝火上行、肚脐及周边疼痛等。

安神助眠:睡眠质量不高或者失眠者多源于血不归脾,酸枣仁归心、脾二经,可以大补心血,血归脾而五脏安和,自然可以安然入睡。用于睡卧不安、神经衰弱、抑郁症、心惊胆悸、神智不守、易受惊、神情恍惚、健忘、头脑昏沉等症。

安五脏:据明代医学典籍《本草经疏》记载,酸枣仁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所以能够归脾;能补胆气,所以能够温胆;脾主四肢,所以四肢酸痛湿痹都是因为脾虚受邪之病;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都取决于胆。所以常食用酸枣仁可以安五脏。

敛汗生津:据清代医学典籍《本经逢原》记载,酸枣仁熟制则能收敛精液,敛汗生津;酸枣仁本酸而性收,甘润而性平,能散肝、胆二经之滞。用于多汗、盗汗等症。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1.养心安神(心神不宁证)用治心肝阴血亏虚之心悸,怔忡,健忘,不寐,多梦,眩晕等病证,常与当归、龙眼肉等配伍同用。若用治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常与知母、茯苓等同用,如酸枣仁汤;若心脾气血亏虚,惊悸不宁,体倦不寐者,可以本品与黄芪、当归等配伍共用,如归脾汤;若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心悸不寐,健忘,梦遗者,又当与麦冬、远志等合用,如天王补心丹。本品为养心安神之要药。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2.收敛止汗(自汗,盗汗证)用治体虚自汗、盗汗,每与五味子、黄芪等同用。

酸枣仁图片

酸枣仁图片

炒酸枣仁图片

酸枣仁图片

酸枣仁图片

酸枣仁图片


酸枣仁主治

用于心肝血虚、虚烦不眠、眩晕、健忘、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尤多用于肝胆虚火引起的失眠。现代多用于神经衰弱、贫血、梦游症、不射精症、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更年期综合征、各种疼痛症、小儿惊风和低热不退等。


酸枣仁现代药理研究

1.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具有安定作用,酸枣仁具有抗惊厥作用;酸枣仁具有镇痛降温作用。
2.酸枣仁具有降血压作用、强心作用、抗缺氧作用。
3.酸枣仁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对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酸枣仁可以降血脂。
5.酸枣仁5. g/kg单用或与五味子合用均能提高烫伤小鼠的存活率。
6.酸枣仁油可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酸枣仁成分

主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尚含甾醇及三萜化合物、酸枣皂苷与多量维生素C。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温、降压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并能协同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其水煎液及醇提取液还有抗惊厥、镇痛、降体温、降压作用。此外,还有降血脂、抗缺氧、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及兴奋子宫作用。


酸枣仁食用方法

入汤剂6~15g,宜捣碎先煎;研粉睡前吞服,每次1.5~3g;或入丸、散。传统经验有嗜睡用生枣仁,难入眠者用炒枣仁之说。但实验结果难以确证。

酸枣仁禁忌

大便溏泻者须慎用。

炒枣仁不宜多炒久存,否者会泛油变质,影响疗效。

酸枣仁+防己   古籍记载药性相反

①偶见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和恶寒发热,关节疼痛,或口唇发麻、咽喉堵塞感、舌僵、流涎、四肢麻木、心律失常等反应。

②实邪郁火所致心神不安忌用。

③传统经验有嗜睡用生枣仁,难入眠者用炒枣仁之说。但实验结果难以确证。


酸枣仁选方

1、治心脾两虚型失眠:酸枣仁15g,苦参30g。将酸枣仁、苦参加清水煎煮,煎至汤汁剩15~20ml时即可。睡前20分钟服用,坚持10~15天。

2、治肝郁化火型失眠:酸枣仁、柏子仁各9g,麦冬、党参各12g,五味子6g。用清水煎煮两次,合并药汁服用。

3、养心安神:酸枣仁、玉竹、桂圆肉各12g,茯苓8g,大米50g,酸冬仁、玉竹、桂圆肉洗净,与茯茶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煎取浓汁,去渣。大米淘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为稀粥,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4、滋阴安神:酸枣仁8g,干百合15g,排骨200g,将酸枣仁压碎,干耳合洗净,用温水浸泡10分钟。排骨洗净,汆烫去血水,放入砂锅中,加入干百合、酸枣仁和清水,煮至汤浓,加盐调味即可。

方一:治疗虚烦失眠,心悸不宁,头目眩晕

酸枣仁12g,知母、茯苓、川芎各9g,甘草3g,水煎服。

方二:治疗神经衰弱

酸枣仁30g,枸杞15g,橘络12g,五味子6g,水煎服。

方三:治疗心烦,心悸

酸枣仁100g,研细粉,临睡前服10g,开水送服;或酸枣仁、夜交藤各15g,柏子仁、茯神各12g,水煎服。

方四:治疗睡中盗汗

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量,研细粉。每次服6g,每日2次,用米汤水送服。

方五:治疗高血压头晕头痛

酸枣根30g(用两层皮),毛冬青10g,水煎服。

方六:治疗阴虚潮热,盗汗

酸枣仁、生地黄15g,生白芍12g,牡蛎30g,水煎服。

方七:治疗不寐症

酸枣仁粉10g,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g饮用,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就寝前冲服。

方八:治疗小儿夜啼、虚烦不眠

酸枣仁10~20g,加糖适量,水煎服;或研末,每次1.5~3g,睡前服。

方九: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者

炒酸枣仁、石莲肉、远志各20g。水煎,代茶频饮。

1.不射精症

酸枣仁30g,细茶末60g,共研细末,人参须6g煎水送服药末,每次6g,每日2次。

2.阴亏内热、心神不宁证

生地黄120g,人参15g,丹参15g,玄参15g,白茯苓15g,远志15g,桔梗5g,五味子30g,当归身30g,天门冬30g,麦门冬30g,柚子仁30g,酸枣仁30g。上药为末,炼蜜制成大蜜丸,每个9g,每次1丸,1日3次。

3,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

酸枣仁50g。炒熟令番,捣细罗为敢。每服10g,以竹叶汤调下,不拘时服。

4.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

酸枣仁50g(生用),细茶末100g,以生姜汁|涂酸枣仁炙,令微焦,与细茶末同捣罗为散。每服10g,不拘时温服。

5.睡中盗汗

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份。上为细末,米饮调下半盏。

6.桑葚枣仁汤

桑葚30g,酸枣仁15g,加水煎20分钟后取汁,每次饮l00mL,每日1次,一般连饮2周后即可见效。治疗长期神经衰弱休息不好,可调冶。

7.酸枣仁汤加减方

酸枣仁30g,知母10g,茯苓10g,白芍10g,菖蒲10g,柏子仁10g,生甘草5g,每日1剂,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7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口苦、便秘、善叹息者加龙胆草、黄芩、郁金,胸闷、头重、目眩者加半夏、竹茹、枳实,食少、纳差、疲倦者加白术、鸡内金,胆怯、易惊、多梦者加人参、龙骨、磁石。

8.益气活血安神汤

丹参20g,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黄芪、当归各15g,党参10g,三七、五味子各6g。水煎取汁,制成益气活血安神汤。每天服此汤1剂,每晚睡前服,可治疗老年人失眠多梦。

9.酸枣仁酒

酸枣仁、黄芪、茯苓、五加皮各30g,干葡萄、牛膝各50g,天门冬、防风、独活、肉桂各20g,火麻仁100g,羚羊角屑6g。

制法:将药捣碎,置于净器中,用酵酒1500g浸之,密封7天后开取,去渣。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于食前随量温饮。此药酒对于肌肤粗、心神不宁者,可起到润肌肤、养五脏之功效。

10.养肝宁神方

药用生石决明(先煎)、珍珠母{先煎)各20g、代赭石(先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莲子心、石菖蒲各10g,白芍、茯神各12g,制何首乌15g,远志、五味子、黄连各5g。可用于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烦躁不安等症。

11.加味归脾汤

黄芪、党参各15g,白术、当归、白布、酸枣仁、神曲、柏子仁、龙眼肉各10g,茯神12g,远志、木香、甘甘草各5g。可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多梦易醒、怔仲健忘、惊悸、体疲、少食等症。

12.失眠

酸枣仁18g,知母2g,甘草、茯苓、川芎各6g。上5味,以水2L,煮酸枣仁得500mL,温分3次服。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功效。

13.枣仁人参粉

酸枣仁20g,人参12g,茯苓30g。共研为细末。每次5~6g,温水送服。亦可入粥中煮食。本方以酸枣仁敛汗,人参补益肺气,茯苓安神。用于体虚、自汗、盗汗。因三者又能养心安神,故也可以用于虚烦不眠。

14.酸枣仁粉

每晚睡前1小时左右服用生枣仁散,或两者交替使用,每次3~10g,最多有1次服30g者,连服7日。

15.归脾汤

白术3g,当归3g,白茯苓3g,黄芪3g,龙眼肉3g,远志3g,酸枣仁为佐药。治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证。

16.酸枣生栀子煎

酸枣仁与生栀子煎服,治心火过盛之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症。

17.宁志膏

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50g,辰砂(研末,水飞)25g,乳香0.5g。上四味研末,炼蜜丸,每丸9g,日服3次。每服一粒,温酒化下,枣汤亦可,空服。治心脏亏虚、神志不守,症见恐怖惊悸、恍惚、健忘、睡卧不宁、梦涉危险。


酸枣仁日常食用用法

酸枣仁粥

材料:酸枣仁50g,白米75g

做法:1、先将酸枣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滤去药渣,保留药汁。

2、再将白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与药汁一起用大火煮20分钟后,转用小火煮至米成稠粥即可。空腹时食用,一次服完。

养身功效:养肝补血,宁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心肝血虚、心神不宁、失眠多梦、体虚多汗。

风湿性心脏病(心脾两虚型)

功效:补益心脾  做法:茯茶20克烘干,研末;酸枣仁10克去小壳,研末。同入锅中,以文火煮成稠饮,饮将成时加入白糖20克即成。早晚分食。

心律失常(阴虚火旺型) 

功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做法:百合45克,生地黄18克,酸枣仁20克,共入锅中,水煎2次,去渣合并滤汁,调入冰糖适量稍煮即成。上下午分服。

心律失常(阴虚火旺型)

功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做法:玉竹30克洗净,酸枣仁20克打碎,同入锅中,加适量水,前者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汁即成。早晚分服。

更年期综合征  

功效:养心安神  做法:酸枣仁15克,水煎。阿胶15克,在适量清水中加热烊化。将阿胶与酸枣仁水拌匀,睡前服用。

失眠(肝郁化火型)

 功效:养心安神 做法:酸枣仁、柏子仁各9克,麦冬、党参各12克,五味子6克。用清水煎煮2次,合并药汁服用。

痛风合并脑血管意外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  做法:白参3克,洗净切薄片。远志、酸枣仁各10克,粳米50克,三者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开后转用文火煮至粥半熟,加入白参片及适量蜂蜜。分3餐食用。

酸枣仁粥

材料:酸枣仁10g,生地黄15g,粳米100g。

做法:枣仁、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食。

功效:具有滋养安神、养阴清心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发热、心悸失眠等症。

枣仁远志粥

材料:酸枣仁18g,远志10g,粳米60g。

做法:远志、酸枣仁捣碎共煎取浓汁,粳米煮成粥,待熟时加入酸枣仁、远志汁同煮,每日晚餐趁温食用。

功效:具有健脑益智、宁心安神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肾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泥鳅酸枣仁

材料:泥鳅50g,酸枣仁50g,姜、葱、黄酒、调料各适量。

功效:具有补益心脾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阳痿

酸枣仁粟米粥

材料:酸枣仁30g,粟米100g,蜂蜜30g。

做法:粟米煮成稀粥,将熟时加入酸枣仁末,起锅后调入蜂蜜。

功效:具有补益心脾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阳痿属心脾亏虚型,伴夜寐不安、气短少窗、纳差等症。

酸枣仁饮

材料:酸枣仁30g,绿茶60g,白糖30g。

做法:酸枣仁炒香与茶叶共研成细末,代茶饮。

功效:具有宁安神、补肾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不射精、不育等症。

酸枣仁炖猪心

材料:酸枣仁15g,猪心1个,调料适量。

做法:将酸枣仁放入猪心内,再置于碗中,加适量水及调料,隔水炖约1小时。功效:具有养心安神、补血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心阴亏虚型失眠症。

酸枣仁+龙眼肉增强养心益肝功效

酸枣仁+当归增强补血安神功效

酸枣仁+远志增强养心安神功效

酸枣仁+黄芪增强补养气血功效

酸枣仁+茯苓增强补益心脾功效


酸枣仁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酸,平。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日华子本草》:治脐下满痛。


《本草纲目》:枣仁,味酸性收,故主肝病,寒热结气,酸痹久泄,脐下满痛之症。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本草蒙筌》:味酸,气平。无毒。因肉味酸,故名酸枣。能治多眠不眠,必分生用炒用,多眠胆实有热,生研末,取茶叶姜汁调吞;不眠胆虚有寒,炒作散,采竹叶煎汤送下。倘和诸药共剂,却恶防己须知。宁心志,益肝补中;敛虚汗,驱烦止渴。去心腹寒热,五脏能安。


《景岳全书》:味微甘,气平。其色赤,其肉味酸,故名酸枣。其仁居中,故性主收敛而入心。多眠者生用,不眠者炒用。宁心志,止虚汗,解渴去烦,安神养血,益肝补中,收敛魂魄。


《本草备要》:补而润,敛汗宁心。甘酸而润。凡仁皆润。专补肝胆,炒熟酸温而香,亦能醒脾。故归脾汤用之。助阴气,坚筋骨,除烦止渴。敛阴生津。敛汗《经疏》曰:凡服固表药而汗不止者,用枣炒研,同生地、白芍、五味、麦冬、竹叶、龙眼肉煎服多效。汗为心液故也。宁心。心君易动,皆由胆怯所致。经曰:凡十一官皆取决于胆也。疗胆虚不眠。温胆汤中或加用之,肝虚则胆亦虚,肝不藏魂,故不寐;血不归脾,卧亦不安。《金匮》治虚劳虚烦不眠,用酸枣仁汤。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炙,知母、茯苓、川芎各二两,《深师》加生姜二两,此补肝之剂。经曰:卧则血归于肝。苏颂曰:一方加桂一两,二方枣仁并生用,治不得眠,岂得以煮过便为熟乎?酸痹久泻。酸收涩,香舒脾。生用酸平,疗胆热好眠。时珍曰: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昂按:胆热必有心烦口苦之证,何以反能好眠乎?温胆汤治不眠,用二陈加竹茹、枳实,二味皆凉药,乃以凉肺胃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名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当温为候耳,胆热好眠四字,不能无疑也。恶防己。


《本草崇原》:枣肉味酸,肝之果也。得东方大味,能达肝气上行,食之主能醒睡。枣仁形圆色赤,禀火土之气化。火归中土,则神气内藏,食之主能寤寐。《本经》不言用仁,而今时多用之。心腹寒热,邪结气了聚者,言心腹不和,为寒为热,则邪结气聚。枣仁色赤象心,能导心气以下交,肉黄象土,能助脾气以上达,故心腹之寒热邪结之气聚可治也。土气不达于四肢,则四肢酸痛。火气不温于肌肉,则周身湿痹。枣仁禀火土之气化,故四肢酸痛,周身湿痹可治也。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言不但心腹和平,且安五脏也。


酸枣仁药用部位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树皮灰褐色,有纵裂;幼枝绿色,枝上有直和弯曲的刺。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5厘米,宽0.6~1.2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3主脉出自叶片基部。夏、秋开黄绿色小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5片,与萼互生;雄蕊5个,与花瓣对生;花盘10浅裂;子房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或广卵形,长10~15毫米,熟时暗红褐色,果肉薄,有酸味,果核较大。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及路旁,常形成灌木丛。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区。

酸枣仁选购保存

以颗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应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并防霉、防蛀、防鼠食。酸枣仁地道产地:甘肃东部,陕西、山西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中部,内蒙古赤峰,辽宁西南部等。

酸枣仁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