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

拼音:leigongteng

雷公藤图片


雷公藤

别名:震龙根、蒸龙草、莽草、水莽子、水莽兜、黄藤、大茶叶、水莽、黄藤草、红柴根、菜虫药、断肠草、黄藤根、黄药、水脑子根、南蛇根、三棱花、早禾花、红紫根、黄腊藤、水莽草、红药、山砒霜、黄藤木

性味:味苦、辛,有大毒,性寒

归经:归肝、肾经。

活血 解毒 祛风 祛风湿 杀虫 通络 消肿 止痛

雷公藤功效与作用

止痛,杀虫,消肿,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1.祛除风湿,活血止痛(风湿顽痹)用治风湿顽痹,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甚至关节变形,可单味内服或外敷。为用治风湿顽痹之要药。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2.清热解毒(疔疮肿毒)用治热毒痈肿疔疮,取其以毒攻毒,消肿止痛之功。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3.杀虫攻毒(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用治多种皮肤病,皆能获良效,可单用水煎服,或随证配用。

雷公藤图片

雷公藤图片


雷公藤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腰膝疼痛、跌打损伤、疗疮肿毒、皮肤瘙痒等。现代临床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湿疹、银屑病、麻风病、济疮、顽癣、带状疱瘆、神经性皮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中期,并能缓解癌症疼痛。


雷公藤现代药理研究

1.雷公藤红素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免疫作用;同时,雷公藤碱C对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雷公藤总苷、总生物碱具有抗炎作用。雷公藤内酯也有抗肿瘤作用。
3.雷公藤总苷有可逆性抗生育作用。
4.雷公藤可降低肾病鼠尿总蛋白的排除量。
5.雷公藤红素对多种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6.雷公藤素甲与素乙对P388白血病菌株和KB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浓度同时可抑制糖原生成,降低肌糖原与肝糖原的储量及耗氧量,但增加血乳含量。


雷公藤成分

主含生物碱类成分,如雷公藤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戊碱、雷公藤新碱等;尚含二蔽类、三萜类及脂肪油、挥发油、蒽醌、多糖等成分。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肿瘤及抗生育等作用。


雷公藤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1~2.5g,水煎服,小火煎1~2小时;或研末,每日1~4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粉调敷,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会起疱。

雷公藤禁忌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本品可抑制男性生育能力,使精子减少、活力下降。

忌与茶同服。忌与细胞毒药物联合用药。

孕妇禁用。儿童忌用或慎用。

雷公藤根皮毒性极大,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对胃肠与肝胆、生殖与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黏膜等均可造成损害,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须特别警惕。

①凡是心、肝、肾有器质性损害者;有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贫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肺结核、糖尿病、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感染性疾病未愈者;其他难以耐受治疗,可能发生严重毒副作用的患者,均忌用。

②用药前后应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并进行严密观察。

③为严格控制用量,一般应取下限用量。因雷公藤的有效量与中毒量较接近,中毒常与剂量过大有关,亦可因蓄积而中毒。

④汤剂煎煮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2小时以内,过短毒性大,过长疗效降低。

④年老体弱者慎用。

⑤本品可致女性月经不调、月经减少,甚至闭经,生育期妇女尤不宜应用。


雷公藤选方

1、治麻风:雷公藤15g。小火煎2小时(不加盖),去渣,取汁,早、晚分两次服用,7~10天为1个疗程。


雷公藤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拾遗》:《物理小识》:可治瘰疬,亦可截疟。治臌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疬窜跌打。


一切毒蛇伤:《万病回春》云:凡被蛇伤用板扛归不拘多少,此草四五月生,至九月见霜即罕有,叶尖青如犁头尖样,藤有小刺,子圆如珠,生青熟黑,味酸,用叶捣汁酒调,随量服之,渣罨伤处,立愈。


水肿胀:《救生苦海》:平地木三钱,雷公藤五钱,车前草四钱,天青地白叶草三钱,路路通五个,打碎煎服,重者十服愈。


坐板疮:《秋泉家秘》:乌贼骨五钱,雷公藤三钱,共为细末,擦之,干则以菜油调敷。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闪胸、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
 


雷公藤药用部位

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叶及花。

雷公藤选购保存

以根条粗壮均匀、切面皮部棕紫色、木部黄白色者为佳。

雷公藤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