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拼音:jinyinhua

金银花图片


金银花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别名:山银花、金银藤、金藤花、苏花、二花、双花、银花、忍冬藤、忍冬花、二宝花、银藤、鹭鸶花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肺、胃、心、大肠经。

体质:热性体质

煎法:泡服

解毒 解暑 凉血 清热 散风热 消炎 止血

金银花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6~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炎、解署、散风热。

清热:金银花性寒,可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用于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解毒排脓:据明代医学典籍《本经逢原》记载,金银花解毒去胺,泻中有补,为痛疮溃疡后的圣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效果不是很显著,需要加倍药量,或者用酒煮服,或捣烂成汁掺在酒里每顿饮用。用于荨麻疹、创口感染等一切肿毒。

止泻,顺气:大部分医学典籍里有介绍金银花的解毒功效,根据明代医学典籍《本草通玄》记载,金银花可用于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症。

杀菌消炎:金银花性微寒,可清火除湿热,解瘟疫移恶浊邪,熄肝胆浮越风阳,用于急性乳腺炎初期、痢疾、伤口感染等症。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1、凉血利咽

金银花有凉血止痢作用,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胃、心、脾经;忍冬藤:味甘、苦,性寒。入心、肺经。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2、清热解毒

金银花有抗炎解毒作用,对痈肿疔疮 、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种,清热解毒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3、解热

金银花有疏热散邪作用,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的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4、抗菌

金银花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5、清解暑热(暑热烦渴) 用治暑热、烦热、口渴,以及小儿热疖、痱子等症。本品多经蒸馏制成金银花露使用。

金银花图片

金银花图片

金银花图片

金银花图片

金银花图片


金银花主治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证未解、里热又盛、疮痈种毒、咽喉肿痛等症。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暑热;更多用于痈肿疮毒、热毒血痢,喉痹等症。为治疗疮疡、泻痢和外感热病的常用药。上呼吸道感染及热病早期、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乳腺炎、肺脓肿、败血症、多种癌症常配伍用之。


金银花现代药理研究

1.花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2.花有抗炎、解热、抗过敏作用。提取物对角叉菜、蛋清等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有抑制作用。
3.银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4.金银花有抗内毒素作用。
5.金银花有降血脂作用。
6.金银花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7.金银花有保肝、利胆作用。
8.金银花有抗生育作用。
9.金银花有细胞毒作用,其提取物口服,还可刺激胃肠蠕动、胃液及胆汁分泌增加。此外,绿原酸还能轻微增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对猫和大鼠的升压作用。


金银花成分

金银花含有环己方醇、黄酮类、肌醇、皂苷、鞣质等成分。

药理研究发现,金银花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适用于诸多炎症,制成凉茶饮用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等。

可防暑,治咽喉肿痛,降血脂,养颜,治疗各种热性病效果显著。


金银花食用方法

饮食养生剂量:8~15克;用水煎服,或入丸、散。1、消除呼吸道炎症金银花15克,水煎服,每日2次。2、暑热泻痢金银花20克,铁锅烘干研末,以糖水或蜜水调服。3、降血脂金银花9克,开水冲泡当茶饮,可降血脂并治牙周炎。4、预防感冒马兰头、金银花各50克,甘草10克。加水250克,煎汁饮服。5、养颜美容山楂15克,金银花5克,冰糖适量,沸水冲泡饮用,可润肤抗衰老。6、润肠通便金银花、大黄按3:1同泡茶饮,加适量蜂蜜饮用。7、清火解毒金银花、绿豆各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2次,混合当茶饮。

金银花禁忌

脾胃虚寒、腹泻便溏及气虚疮疡脓清之人忌用。

阴寒脓肿如慢性骨髓炎、慢性淋巴结核患者亦忌服。

女性月经期内忌食。

金银花+柿子 古籍记载损阳气

金银花+苦瓜 古籍记载损阳气

金银花+蟹 古籍记载伤脾胃

①过量或长时间服用可降低食欲。

②脾胃虚寒及疮疡属阴证者慎用。


金银花日常食用用法

金银花粥

材料:金银花30g,白米50g

调味料:白糖适量

做法:1、将白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并以小火熬煮。

2、至粥快熟时,加入金银花,再重新煮沸,加入白糖即成。

养身功效:清热、解暑、和胃。

消化性溃疡  

功效:清热解毒,凉胃生津  做法:金银花、白及各10克,洗净研成粗末,与绿茶3克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成。代茶频饮,一般可冲泡3?5次。

慢性胃炎  

功效:清热解毒,开胃消食 做法:山楂50克洗净,切片,与金银花30克、菊花15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取汁后,再加水二煎,调和2次汁液,锅复置火上,加入蜂蜜50克搅匀,烧至微沸即成。每日早晚分饮。

慢性肝炎(肝胆湿热型) 

功效:清热化湿 做法:金银花20克洗净;莲子50克用凉水浸泡,去皮、心,洗净,同放入砂锅内,用武火烧沸,再转用文火煮至莲子熟烂,放入金银花,煮5分钟后加入白糖适量,调匀即成。早晚分食。

慢性结肠炎  

功效:健脾益气,清热止泻  做法:金银花15克,放入砂锅煎取汁,再加入清水适量与莲子10克共煮成稀饮。早晚分服。

泌尿系感染初期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做法:金银花10克,荔枝草15克,分别去杂,洗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煮15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回入砂锅,继续用文火煨煮,加入敲碎的冰糖屑10克,待其溶化即成。代茶频饮,当日饮完。

清热利咽金银花蜂蜜茶

将金银花30克放入杯中,倒入开水,略温时加入适量蜂蜜即可。

清心袪火,利尿通淋,明目解毒金银花苦瓜汤

苦瓜200克,金银花15克。将苦瓜切开去瓤和子,与金银花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汤饮用即可。

补虚养生,健脾开胃一一金银花蒸鱼

草鱼一条(约700克),金银花50克,糯米粉100克,香油、料酒、胡椒粉、盐、味精、酱油各少许。将金银花洗干净,用清水泡一下,沥干水;糯米粉加入清水调湿;将草鱼宰杀,去内脏,洗净沥干水分,剔下鱼肉切成块,加入料酒、盐、味精、酱油、胡椒粉,香油拌匀,备用;将调好味的鱼块,用刀划一缝(深度为鱼的1/2),在缝中插上一些金银花,抹上少许米粉,放入蒸碗中;将剩下的金银花用湿米粉及调鱼块的汁拌匀,撒在鱼块上,入宠蒸熟即可。

清热开胃一一金银花粥

粳米100克,金银花30克,白砂糖15克。粳米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金银花择洗干净。取锅加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将成时,加入金银花,待沸,用白糖调味,即可盛起食用。

金银花粥

材料:金银花15g,大米100g,白糖适量。

做法:将金银花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粥。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病、疮疡疖肿、热毒血痢等症。

三鲜粥

材料:鲜金银花、鲜扁豆花、鲜丝瓜花各10朵,粳米50g,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述三味药的鲜花淘洗干净,水煎取汁,以汁煮米为粥。

功效:具有清热祛暑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暑伤气阴等症。

银花绿豆粥

材料:金银花30g,甘草5g,绿豆lOOg。

做法:将金银花、甘草水煎取汁,以汁煮绿豆为粥,食用。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热毒炽盛等证型。

金银膏

材料:当归、玄参、金银花各200g,甘草100g,红糖1000g。

做法:将前四味药洗净,加水浸泡2小时,煎煮3次分别取汁,合并煎汁浓缩后,加入红糖熬炼成膏,离火冷却,装瓶备用。每次3~5食匙,日3次。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脉管炎厲热症者。

金银花茶

材料: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芦根、甘草各9g。

做法:沸水冲或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饮3~5剂。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预防乙型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等病。

金银花甘草茶

材料:金银花15g,甘草2g。

做法:水煎取汁代茶饮。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水痘轻症。

金银花蜡梅汤

材料:金银花10g,蜡梅花5g,绿豆30g。

做法:金银花、蜡梅花水煎取汁;绿豆加水煮至极烂,然后再倒入药汁,稍煮1~2沸,食豆饮汤。

功效: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水痘重症。

金银花蝉衣茶

材料:金银花30g,甘草10g,蝉衣10g。

做法:代茶饮。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风热型荨麻疹。

双花清暑饮

材料:金银花250g,菊花250g,山楂250g,蜂蜜500g。

做法:金银花、菊花、山楂水煎取汁;蜂蜜入锅内,文火加热炼制至微黄,粘手成丝,缓缓倒入药汁内,搅拌均匀,冷却后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胃纳呆、不思饮食等症。

赤小豆金银花饮

材料:绿豆、赤小豆各20g,金银花9g。

做法:以上三味加水煮至豆烂熟为好。不拘时食饮。

功效:具有清凉解暑、利湿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暑湿症。

金银花橄榄茶

材料:金银花10g,薄荷5g,橄榄5颗。

做法:金银花及橄榄加600mL水煮沸后,再放薄荷,转小火煮5分钟,去渣后饮用。用于感冒伴咽喉红肿发炎、疼痛。

功效:具有抗病毒、缓解疼痛、疏风清热、消炎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风热致咽喉疼痛等症。金银花、薄荷为凉性药,常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者,饮用后如出现腹泻症状,就要停用。

五味桔甘饮

材料:桔梗、甘草、竹叶、金银花、乌梅各10g。

做法:代茶饮。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防治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臭等症。

金银花白茅根茶

材料:白茅根、芦根、金银花、鱼腥草、赤小豆各10g。

做法:代茶饮。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防治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病症。

金银花西瓜翠衣茶

材料:西瓜翠衣50g,金银花、太子参各10g,扁豆花、薄荷叶各6g,鲜荷叶半张。

做法:水煎煮。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化湿、健脾和中、补气生津的功效。

适应证:可用于小儿夏季热等症。

金银花+薄荷增强清热解毒功效

金银花+芦根增强清热解暑功效

金银花+黄连增强凉血止痢功效


金银花古籍摘要

《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名医别录》:味甘,温,无毒。主治寒热、身肿。


《本草纲目》:忍冬,茎叶同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逐尸的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未可一辙论也。


《本草蒙筌》:味甘,气温。无毒。凌冬不凋,名由此得。蔓延树上,藤多左缠。故又名左缠藤。专治痈疽,诚为要药。未成则散,甚多拔毒之功;已成则溃,大有回生之力。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拦酒厚敷。或和别药煎汤,随证轻重取效。《别说》又云:大治五种飞尸,倘被鬼击作痛亦可服也。血痢水痢兼治,风气湿气咸除。谟按:患人生痈发毒,固未肯遗。


《景岳全书》:味甘,气平,其性微寒。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甘寒入肺。散热解毒,清热即是解毒。补虚凡物甘者皆补。疗风,养血止渴。丹溪曰:痈疽安后发渴,黄芪六一汤吞忍冬丸切当。忍冬养血,黄芪补气,渴何由作?治痈疽疥癣,杨梅恶疮,肠澼血痢,五种尸疰。经冬不凋,一名忍冬。又名左缠藤。花叶同功,花香尤佳,酿酒代茶,熬膏并妙。忍冬酒,治痈疽发背,一切恶毒,初起便服奇效。干者亦可,不及生者力速。忍冬五两,甘草二两,水二碗,煎至一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吃尽。重者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忍冬丸,照前分两,酒煮晒干,同甘草为末,以所煮余酒打糊为丸。陈藏器云:热毒血痢,浓煎服之。为末,糖调常服,能稀痘。


金银花药用部位

为忍冬科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忍冬的花蕾。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常绿木质藤本。茎空心,老枝淡棕色,光滑无毛,嫩枝绿色,有黄色柔毛。叶对生,卵状椭圆形,长3~8厘米,幼叶两面有黄柔毛,老叶近无毛。夏初开花;成对生在叶腋,管状;初开时白色,芳香,后变为金黄色,故称金银花。浆果球形,黑色。花初放时采花;7~9月采藤;老叶四季可采。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生于低山疏林中,也可栽培。

金银花选购保存

以花未开放、色黄白、肥大、气味清香、微苦者为佳。以保存于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生虫、变色。金银花地道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其中河南封丘、山东平邑、河北巨鹿、湖南溆浦质量最优。

金银花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