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

拼音:zhebeimu

浙贝母图片


浙贝母

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肝

别名:浙贝、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珠贝、象贝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心、肺经。

化痰 清热 祛瘀 润肺 散结 止咳

浙贝母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祛瘀。

浙贝母图片

浙贝母图片

浙贝母图片

浙贝母图片

浙贝母图片


浙贝母主治

用于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瘿瘤、痰核、心胸郁闷等。现代用于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气管炎咳嗽、肺脓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乳腺炎、甲状腺瘤、淋巴结炎、乳腺囊性增生、前列腺肥大、百日咳等。


浙贝母成分

主含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贝母醇、贝母丁碱、贝母芬碱、贝母辛碱和贝母替定碱等。具有镇咳、解痉、镇痛、降压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浙贝母碱在低浓度下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扩张作用。浙贝母碱及去氢浙贝母碱有明显镇咳作用,还有中枢抑制作用,能镇静、镇痛。此外,大剂量可使血压中等程度降低,呼吸抑制,小量可使血压微升。


浙贝母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4~9g,水煎服。外用适量,研粉撒敷。

浙贝母禁忌

不宜与乌头类草药同用。

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浙贝母选方

1、治风热咳嗽: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9g,紫苏6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2、治痈毒肿痛:浙贝母、连翘各9g,金银花18g,蒲公英24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浙贝母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拾遗》:今名象贝。去心炒。《百草镜》云: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叶闇斋云:象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挟风火有痰者宜此。川贝味甘而补现矣,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张景岳云:味大苦,性寒,阴也,降也,乃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之药。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为末可敷。煎汤可服。性味俱厚,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反乌头,又解上焦肺胃之火。张石顽


《本经逢原》云:贝母浙产者,治疝瘕喉痹乳痈,金疮风痉,一切痈疡,同苦参当归。治妊娠小便难,同青黛治人面恶疮。同连翘治项上结核。皆取其开郁结化痰解毒之功也。吹喉散

《经验广集》:治咽喉十八症俱效。大黑枣每个去核,装入五倍子一个去虫研,象贝一个去心研,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叶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监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数次,即愈。对口《杨春涯验方》:象贝母研末敷之,神效。


《本草分经》:象贝母,味苦,去风痰。


浙贝母药用部位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浙贝母选购保存

均以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个较小、表面灰白色、 断面中心棕红色者质次。

浙贝母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