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aizao
别名:海蒿子、海菜、大叶藻、大蒿子、海根菜、海草
性味:味苦、咸,寒。
归经:归肺、脾、肾、肝、胃经。
化痰 利水 软坚 消积 消肿 止咳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用于癭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用法用量:6~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软坚,止咳,利水消肿,清火排毒,消积化痰。
海藻的功效与作用1.消痰软坚(癭瘤,瘰疬,睾丸肿痛证)用治瘿瘤,常配伍昆布、贝母等药共用,如海藻玉壶汤;用治瘰疬,常与夏枯草、玄参等为伍同用;用治睾丸肿胀疼痛,配橘核、川棟子等药同用,如橘核丸。
海藻的功效与作用2.利水消肿(痰饮水肿证)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多与茯苓、猪苓等同用,单用力薄。
海藻图片
海藻图片
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对缺碘性甲状腺肿和缺血性脑病、慢性淋巴结炎、颈淋巴结核、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硬化、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症等有治疗作用。
1.海藻有抗甲状腺肿作用。
2.海藻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3.海藻有抗肿瘤,抗内毒素作用。
4.海藻有降低血粘度作用。
5.海藻有抗放射作用。
6.海藻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7.海藻有抗菌、抗病原体作用。
8.海藻有抗凝和止血作用。
9.海藻有调节血压作用。
10.海藻还有排除重金属、影响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主含藻胶酸、马尾藻多糖、粗蛋白、甘露醇以及钾、碘。具有改善甲状腺功能、抗凝、降血脂、抑菌及降压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海藻可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有抗高血脂症作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其水浸剂有降压和抗菌作用;所含的藻胶酸有抗凝血、抗血栓及改善微循坏等作用。
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目眩或头胀痛、视物模糊、汗出、痞闷,或见肢体水肿、阴道出血、晕厥、脱发、肝功能损害、过敏性休克、急性咽喉水肿等不良反应。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孕妇忌用。儿童慎用。瘦人慎用。
本品反甘草。
1、清火排毒:海藻12g,大米20g,糯米10g,绿豆30g。海藻用温水浸泡15分钟备用。大米、糯米和绿豆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小火煮至绿豆熟烂,加入海藻再煮5分钟即可。
2、消积化痰、软坚散结:海藻12g,海带10g,白萝卜200g,鸡汤适量。将白萝卜切块;海带、海藻切碎,三者共煮,并加入鸡汤及其他佐料,煮至白萝卜熟透即可。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
《名医别录》:味咸,无毒。主治皮间积聚暴贵,留气热结,利小便。
《药性赋》:反甘草,海带、昆布性用略同。味苦咸,性微寒,阴也,降也。善降气清热,消膈中痰壅,故善消颈项瘿瘤结核,及痈肿癥积,利小便,逐水气,治湿热气急,腹中上下雷鸣,疗偏坠疝气疼痛,消奔豚水气浮肿,及百邪鬼魅热毒。
《本草纲目》:东恒治瘰疬马刀、散肿溃坚汤,与甘草同用之,盖以坚积之病,非平和之药所能取捷,必令反夺以成其功也。
《本草蒙筌》:味苦、咸,气寒。无毒。一云:有小毒。性反甘草。治项间瘰疬,消颈下瘿囊。利水道通癃闭成淋,泻水气除胀满作肿。辟百邪鬼魅,止偏坠疝疼。又种粗长,乃名海带。柔软堪以系物,入药多用催生。亦疗风淫,兼下水湿。昆布亦系海菜,治与海藻同功。散结溃坚,并著奇效。谟按:荣气不从,外为痈肿。坚硬不溃,仗此可消。盖三药味俱咸,经云:咸能软坚。随各引经药治之,则坚无不溃,肿无不消也。
《景岳全书》:味苦、咸,性寒,无毒。沉也,阴中阴也。其用有二:利水道通闭结之便,泄水气消遍身之肿。
《本草备要》:泻热,软坚痰,消瘿瘤。咸润下而软坚,寒行水以泄热。故消瘿瘤、结核、阴颓之坚聚,腹痛曰疝,丸痛曰颓。痰饮脚气水肿之湿热,消宿食,治五膈。反甘草。东垣治瘰疬、马刀,海藻、甘草并用,盖激之以溃坚也。
《本草崇原》:咸能软坚,咸主润下,海藻生于海中,其味苦咸,其性寒洁,故主治经脉外内之坚结,瘿瘤结气,颈下硬核痛,痈肿,乃经脉不和而病结于外也。癥瘕坚气,腹中上下雷鸣,乃经脉不和。而病结于内也。海藻形如乱发,主通经脉,故治十二经水肿,人身十二经脉流通,则水肿自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