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a

茶图片


清热降火,强心利尿

别名:茶叶、茶树、茗、细茶、茶芽

性味:叶:味苦、甘,性凉、微寒。

归经:归心、肺、胃经

降火 利尿 凉血 强心 清肝 清肝火 清热 润肺 消食 消肿 止血

茶功效与作用

可清热,降火,强心,消食,利尿,凉血,止血,润肺,清肝火;用于头痛,目眩,偏正头风痛,食积,痰滞,疟疾;泄泻,痢疾,心烦口渴,心脏病,嗜睡症,鼻衄,便血,痔血等症。

叶:味苦、甘,性凉、微寒。入心、肺、胃经。根:味苦,性平。绿茶:味甘、微苦,性凉。红茶:味甘、微涩,性温。子:味苦,性寒,有毒。


茶主治

保护皮肤茶叶中绿原酸能使皮肤变得细腻、白晳、有光泽;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能杀菌、消炎、抗氧化,可阻止脂褐素形成,并能吸收人体内黑色素等毒素,将其排出体外。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降脂、助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因此,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


茶成分

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绿茶味苦、性寒,可消暑解热、生津止渴。绿茶中的儿茶酸和茶多酚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红茶可以暖胃祛寒,乌龙茶则有减肥的作用。


茶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叶:10~18.5g。根:35~70g。花:10~20朵。

茶禁忌

失眠症、慢性消化不良患者忌服。

饮茶宜热饮,冷饮即聚痰,长期饮茶令人瘦。

胃肠不佳忌空腹饮茶。

失眠者忌服。


茶选方

1、心力衰竭

组成:鲜老茶树根30.0~56.3克,糯米酒1碗半,水1碗半

用法:鲜老茶树(清水洗净),切片,加入糯米酒及水,用文火煎剩3.0克碗,临睡前服用。

2、痢疾初起

组成:茶叶15.0克,生姜9.4克

用法:加水2碗煎1碗,第2次用水2碗煎3.0克,分2次服。

3、膀胱炎、肾盂、肾炎

组成:茶叶15.0克,车前草5株海金沙15.0克,金银花7.5克,石韦11.3克,白茅根18.8克

用法:水5碗煎3碗,分3次服用。

4、高血压引起头痛、头晕

组成:好茶叶3.0克,玫瑰花7朵,白菊花11.3克

用法:将茶叶、玫瑰花、白菊花三味放入茶杯中,用沸开水冲泡,待温凉时饮之。 

5、单纯性肠炎

组成:陈年茶叶5.6克,糯米饭锅焦巴1巴掌大块,黑糖15.0克

用法:加水煎20分钟左右,分2次服用。

 6、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组成:茶叶9.4克,车前子(包煎)11.3克,金银花5.6克

用法:水煎1碗,分3次服用。重症者需配合补液服。

7、便血

组成:茶叶56.3克,槐花炭3.8克,五倍子(毁)3.8克

用法:共研成细粉末,每次服5.6克,开水送服,每日2次,连服5日。

8、身体虛寒引起久痢

组成:茶树根56.3克,生姜18.8克

用法:水3碗半煎1碗,渣以水3碗煎8分,2次煎汤合并,空腹时服用,分2次服。服1星期。


茶日常食用用法

滋阴生津石斛绿茶煎

鲜石斛10克,绿茶4克。将鲜石斛洗净,切成节,放入茶壶内,加入绿茶,将沸水冲入茶壶内,小火煎4?5分钟,每天冲泡1壶。适用于胃阴不足、肾阴亏损所致的烦热、口渴、口臭、牙龈出血或溃烂。

消暑解热龙井虾仁

新鲜龙井绿茶10克,鲜活虾300克。活虾去头去壳,剖开背部,去泥肠,成净虾仁。将虾仁在流水下冲洗至虾仁呈玉白色,沥干水分,加适量盐、半个蛋清,搅拌一下至有黏性,再加适量鸡精和淀粉搅拌均句,腌渍至少半个小时。绿茶用小半杯85℃的热水泡开,静至几分钟,滤去大部分茶水,留下茶叶和一两口茶水的量备用。锅内放油烧热(油可多些),将虾仁倒入;迅速用筷子划散,立即捞出控油。锅内留少量油,烧热后倒入虾仁滑炒;烹入少许料酒,然后将剩下的龙井茶叶和茶水一起倒入,大火翻炒片刻,即可出锅。


茶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记载“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阖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茶药用部位

山茶科常绿灌木的叶、根。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常绿灌木,有时呈乔木状,高1~6米。多分枝,嫩枝有细毛。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质厚,老叶草质,幼叶有柔毛。花腋生,1~3朵,白色,有香气。蒴果圆球形,红棕色,3瓣开裂。清明节前后采嫩叶,经加工,干燥,即为茶叶。根全年可采。我国南方各省均产。多栽培,山坡有野生。

茶选购保存

选购新茶颜色清新悦目,不同品种香味不同,质量越高茶香味越浓郁。购买时要选择足够干燥的茶叶,用拇指和食指一捏就成粉末的为佳。储存茶叶要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茶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