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

拼音:zicao

紫草图片


紫草

别名:茈草、紫丹、紫苭、地血、茈蔰、紫草根、山紫草、紫草茸、鸦衔草、红石根

性味:味甘、咸, 性寒。

归经:归心、肝经。

活血 解毒 凉血 清热

紫草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紫草的功效与作用1.凉血解毒(血热毒盛,斑疹紫黑) 用治温热病血热毒盛,身发斑疹、色紫黑而不红活等,常与赤芍、蝉蜕等同用,如紫草快斑汤。

紫草的功效与作用2.活血透疹(水火烫伤,麻疹不透,湿疹) 用治疮痈久溃不收口,常与活血生肌敛疮药当归、血竭等同用,如生肌玉红膏;若用治水火烫伤,可将本品用植物油浸泡,滤取油液,搽涂患处,或与泻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大黄、牡丹皮等配伍,香油熬膏外搽;若用治麻疹疹出不畅,疹色紫黯等,常配牛蒡子、连翘等同用。本品可用治多种体表病变。

紫草图片

紫草图片


紫草主治

主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症。为痘疹、麻疹及皮肤疮疡、水火烫伤的要药。用于血热毒盛所致的斑疹紫黑、紫癜、麻疹不透及痈肿疮疡、水火烫伤等。过敏性紫癜、子宫绒毛膜上皮癌、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玫瑰糠疹、青年扁平疣、角膜炎、宫颈糜烂等可配伍用之。尚可用于避孕、拔牙后止血、化脓性中耳炎和口腔黏膜病。


紫草现代药理研究

1.紫草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2.紫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在体心脏均有兴奋作用。乙醇提取物对离体兔耳、蛙后肢血管有收缩、降血压作用。
3.紫草有抗生育作用。
4.紫草有解热作用。
5.紫草有抗肿瘤作用。
6.紫草有止血、促进血凝作用。
7.紫草对消化道平滑肌有收缩或舒张作用。
8.紫草多糖A、B、C有降血糖作用。
9.紫草有保肝作用。
10.紫草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紫草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5?10g;水煎服,外用适量,熬膏或制油涂。1、煮粥紫草10g,大米40g。紫草洗净,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待熟时加砂糖调味。可清热解毒2、代茶饮紫草5g,金银花10g。金银花、紫草洗净,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频频饮用,治带状疱疹。

紫草禁忌

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利者,不准食用。

①脾胃虚弱、大便溏泻者忌用。

②麻疹、痘疹已出,色红活或白陷而大便利者忌用。

③因本品有一定避孕作用,故欲受孕者及已受孕者均不宜用。

④用量一般不超过10g。


紫草选方

1、凉血退疹、清热解毒:紫草15g,大米50g,砂糖适量。紫草洗净,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砂糖,每日1剂。适用于垃疹紫黑、麻疹色紫暗及疮疡、阴痒等。

2、治带状疱疹:紫草5g,金银花10g。金银花、紫草洗净,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

3、治疮疹初生,才作赤点,毒气未得透出皮肤

紫草、藤钩子各等分。将紫草和藤钩子研成细末,每服1.5~3g,用温酒调下,不拘时服。

4、治豌豆疮、恶疮:紫草适量。煎油涂之。

5、治血淋:紫草、连翘、车前子各等分。水煎,去法,温服。

方一:治疗水火烫伤

紫草、黄连各30g,大黄50g,麻油100ml。煎熬后过滤,每1ml加冰片0.1g,摇匀,涂布患处。

方二:治疗烧烫伤

紫草80g,麻油500ml,煎熬后去渣得油,待冷后加入冰片2g,搅匀备用。用时以纱布浸油铺放于创面上或直接涂于创面上。

方三:治疗湿热黄疸

紫草9g,茵陈30g,水煎服。

方四:预防麻疹

紫草6g,甘草1.53g,水煎服,连服3天;或单用紫草10g,水煎服。

方五:治疗热毒发斑、发疹

紫草、金银花、连翘各10g,甘草3g,水煎服。

方六:治疗宫颈糜烂

紫草200g,放入麻油750ml,炸枯滤过,呈油浸剂,备用。用消毒棉签蘸紫草油涂搽宫颈及阴道上端,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

方七: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草30~60g,水煎服,每日1剂。

方八:治疗肌注后局部硬结

紫草10g,轧碎,浸泡在100ml麻油内6小时,或将紫草浸泡在热沸的麻油内,冷后用。每日涂敷2~6次。

方九:治疗淋证

紫草30g,研末,饭前开水送服,每次6g。


紫草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本草纲目》:紫草甘咸而气寒,入心包络及肝经血分。其功能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前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宜用之。已出而紫黑便闭者亦可用。若已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切宜忌之。故《直指方》云:紫草治痘,能导大便,使发出亦轻。得木香、白术佐之,尤为有益。又《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所以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非矣。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景岳全书》:味苦性寒,此手厥阴、足厥阴血分之药。性寒而利,能凉血滑血,通利二便,故痘疹家宜用之。凡治痘疹,无论未出已出,但血热毒盛,或紫或黑,而大便秘结者,宜用之。若已出红活,不紫不黑,而大便如常通利者,即不可用。故曾世荣《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寒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又若古方惟用其茸,亦取其气轻味薄,而有清凉升发之功也。此外,可用以解黄疸,消肿胀,及一切斑疹恶疮,亦以其能利九窍,通水道,去湿凉血而然也。


《本草备要》:泻血热,滑肠。甘咸气寒。入厥阴血分。心包、肝。凉血活血,利九窍,通二便。咸寒性滑。治心腹邪气,即热也。水肿五疸,蜗癣恶疮,血热所致。及痘疮血热毒盛,二便闭涩者。血热则毒闭,得紫草凉之,则血行而毒出。大便利者忌之。


《本草崇原》:紫乃苍赤之间色,紫草色紫,得火气也。苗以兰香,得土气也。火土相生,能资中焦之精汁,而调和其上下,故气味苦寒,主治心腹之邪气。疳者,干也,津液干枯也。五疳者,惊疳、食疳、气疳、筋疳、骨疳也。紫草禀火土之气,滋益三焦,故治小儿之五疳。补中者,补中土也。益气者,益三焦之气也。九窍为水注之气,补中土而益三焦,则如雾如沤如渎,水气环复,故利九窍。
 


紫草药用部位

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

紫草价格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