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桂枝
9克
芍药
9克
甘草
6克
生姜
9克
大枣
5枚
黄芪
6克
功效与作用
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
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初起,发热恶寒,脉浮自汗;气虚感受风寒。
用量用法
水煎服。
方解
本方由桂枝场加黄芪构成。方中桂枝汤发表解肌,调和营卫;黄芪益气固表,扶正祛邪,助桂枝汤发挥解表散寒之功效。
按语
本方以恶寒较重、脉浮无力、发热自汗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体虚感冒、黄汗、多汗、盗汗症、黄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末梢神经炎、肌肉风湿病、胆石症并感染、小儿感冒等。如黄汗、黄疸,加山栀、茵陈、黄柏;盗汗,倍芍药,加当归;多汗,加浮小麦。外感表虚,加白术、防风;气虚较甚,重用黄芪,加党参、白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水提液对离体蛙心在小量时有明显兴奋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幅度加大;大量应用时,可使整个心脏受到抑制,甚至心跳停止。
附方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芍药、苦酒组成。功能和营泻热、益气祛湿。主治身体肿胀,黄汗,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
方源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