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

拼音:mahuangfuzixixinshang



组成


麻黄

6克

细辛

3克

附子

6克(熟)


功效与作用


解表助阳。

主治


少阴病,始得之。症见反发热,脉沉者。


用量用法


水煎服。

方解


本方主治的少阴病,即阳虚之证。当见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沉微等症,不应发热,而现在见到“反发热”,说明兼有外感风寒表证,此为阳虚外感证。治当解表助阳并重。方中麻黄解表散寒,附子温肾扶阳,鼓邪外出,共为主药。细辛助麻黄解表,并可引麻黄入少阴肾经,为辅药。三药合用,使邪去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共成解表助阳之剂。

按语


本方以恶寒重、四肢不温、发热轻、无汗、倦卧、脉沉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虚人感冒、失音、咽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冠心病心绞痛、肾绞痛、头痛、面神经炎、风湿性脊柱炎、急性肾炎、三叉神经痛、嗜睡症、无汗症、腰腿痛、脱疽、荨麻疹、瘰疬、克山病、过敏性鼻炎等病证。头痛,加川芎、吴茱萸;咽痛,加蝉蜕、前胡、桔梗;脊背冷痛,加狗脊、鹿角胶;治寒性咳喘,加半夏、苏子、陈皮;阳虚水肿,合用五苓散;腰腿疼痛,加杜仲、牛膝、木瓜、独活,瘰疬久溃不愈,加白芥子、甘草;皮肤瘾疹,加地肤子、苍耳子、白鲜皮。若阳气衰微,脉傲欲绝,下利清谷,虽有表证,不可误发其汗,则不宜使用本方。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可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并能明显抑制因腹泻所致的小鼠直肠体温下降。

附方


1.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由麻黄、甘草、附子构成。功能温经扶阳,灰汗利水。主治肾阳不足,身面浮肿,水气在表,恶寒肢冷,气短,小便不利,脉沉小。

2.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本方去细辛,加甘草构成。功能助阳解表。主治阳虚感冒风寒,恶寒微发热,身痛无汗,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


方源


《伤寒论》

标签:

相关中草药


相关中药方剂